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個案及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例本土個案(案16547),為印尼籍30多歲女性,長期在台工作,今(2021)年11月1日因工作需求進行採檢,結果為陰性,11月4日再次因公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40);已匡列接觸者5人,列居家隔離。衛生單位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及防治,以釐清感染源。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為5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40多歲,分別自法國(案16541)、泰國(案16542)、新加坡(案16543)、越南(案16544)、日本(案16545)及柬埔寨(案16546)入境,入境日介於10月22日至11月3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058,65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4,040,892例排除),其中16,437例確診,分別為1,792境外移入,14,59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47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2例、台北市320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國內首見莫德納混BNT 遭突破性感染 確診Delta
羅一鈞表示,案16467混打莫德納與BNT,是國內首例這樣混打以後,發生突破性感染的案例,個案的基因定序結果確認是感染Delta病毒。
羅一鈞也說,其他的7個案例則都是接種兩劑BNT。
(中時新聞網 何立雯)
長庚醫院將展開第3劑混打試驗 3疫苗入列
新冠肺炎突破性感染頻傳,包括美國、以色列都已展開第3劑疫苗施打。長庚醫院今宣布,將展開疫苗第3劑混打計劃,該計畫1周前通過衛福部核准,將於下周啟動,鎖定已接種2劑AZ且第2劑滿3個月以上的第一線醫護人員、航空機員接種加強劑,分組接種高端、BNT、莫德納以及半量莫德納,各收100人,並在接種1個月、6個月、12個月時測試抗體反應,盼作為政府擬訂第3劑疫苗施打政策的參考。
長庚醫院新冠疫苗接種推動團隊總指揮暨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疫苗雖具有很好的保護力,但免疫力仍會隨時間而下降,優先施打疫苗的各國皆面臨突破性感染問題,尤其是現印度變異株(Delta),更讓防疫面臨挑戰,除傳染力強,免疫逃脫的特性也讓各國重新審視自身的疫苗政策,包括以色列、美國都已相繼開始追加第3劑,第3劑混打試驗勢在必行。
邱政洵表示,長庚醫院上周通過衛福部核准進行第3劑混打試驗,預計將在下周啟動。這項試驗為前瞻性試驗,鎖定的對象是接種2劑AZ疫苗,且第2劑接種滿3個月的第一線醫護人員、高接觸風險的航空機組員等,接種第3劑高端、BNT、莫德納以及半量莫德納,各收100人,合計收案400人,並追蹤1年,了解抗體持續性。施打後每隔1個月、6個月、12個月,將進行抗體及T細胞、B細胞反應測試,第1個月結果出爐時將會有初步報告。
對於民眾最快何時能混打第3劑?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需要等到研究結果出爐才能評估是否開放民眾混打第3劑,目前還沒有相關的討論。
對於符合資格者要如何加入試驗?邱政洵表示,長庚醫院規劃針對航空公司張貼海報招募,而醫護人員則是從長庚開始收案,希望可以透過此第3劑提升重點族群的疫苗保護力。
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暨林口長庚醫院院長程文俊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長庚醫院致力於各項防疫任務,維持抗疫醫療量能,亦積極執行各項疫苗相關研究,以期讓台灣的疫苗政策運用能達到最大的彈性。目前長庚醫院進行第2劑疫苗混打的臨床試驗已收完案,將開始展開第3劑混打試驗。
程文俊表示,此第3劑疫苗施打試驗為領先世界趨勢的試驗設計,也預期可對台灣目前因疫苗到貨不均的現象提供適當的政策建議,使疫苗分配及使用可以達到公衛利益的最大化。
資料來源: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