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新病毒! COVID-19每6個月大突變一次? 提防Delta捲土重來

2022年05月19日疫情新聞

Omicron又見BA.4、BA.5新亞型 恐改變遊戲規則? 台灣本土病例連日暴增超過數萬例的同時,COVID-19病毒的演化進展也未停下腳步。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刊登報導指出,南非科學在上一代Omicron變異株現世後的6個月左右,又再次發現BA.4和BA.5兩種亞型,而且這兩種變異珠的傳播力較早期的Omicron版本根本,具有「改變遊戲規則」的潛力。 維瓦特斯蘭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病毒學家Penny Moore在報導中指出,南非疫情的確有再起之勢,而這一波疫情流行是由BA.4 及 BA.5兩種亞型變異株所推動。Moore更表示僅在他的實驗室中就有6個人遭受新的病毒變異株感染而確診。 不過,BA.4、BA.5目前尚未造成南非及其他地區的住院人數大幅上升,可能原因之一是先前Omicron感染及疫苗所提供的保護力,減弱了新變異株對人體健康的損害。但史德蘭波希大學(Universiteit van Stellenbosch)的生物信息學家Tulio de Oliveira警告,與前兩年的疫情大流行相比,病毒的進化方向似乎已有所不同,Omicron似乎以週期性的型態不斷變異出新的病毒株。 Oliveira分析病毒的基因譜系後指出,BA.4 及 BA.5兩種亞型最早出現在2021年12月與2022年1月,目前已在南非造成每天接近5,000例的確診,傳播速度比起 BA.2變異株更快,該篇研究已公佈在預印本之中,尚未通過同儕審查。 F486V關鍵突變點 病毒能再次感染確診者 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Tom Wenseleers認為,傳播力提高是新冠病毒相當大的優勢,從當前的數據來看,新的Omicron變異株似乎很有可能再造成一波相當大的感染高峰。 華盛頓西雅圖研究中心的病毒進化生物學家 Jesse Bloom也持相同看法,BA.4與BA.5亞型似乎更能具傳播力且更能躲避抗體和免疫反應,能使曾經感染的人再度感染。 Bloom指出,BA.4與BA.5的變異與BA.2相關密切,兩者在S蛋白中都發現有「F486V」的關鍵突變點,這種蛋白質與感染和免疫反應緊密關連,可能是讓變異株能夠避開抗體的原因。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BA.4及BA.5兩種亞型感染人數正在增加,而在一項小組分析中,39名確診中有15人已打過疫苗。 雖然BA.4 和 BA.5感染能力更強,但逃脫免疫的威脅性並不顯著,光是如此已可能造成新一波的流行。Bloom認為,兩種亞型的重症比例不太可能比之前的病毒株來得高,尤其是在已打過疫苗的人身上。但因具有免疫逃脫優勢,仍可能在南非這樣曾經大流行過的地區再度傳播開來。 每六個月突變一次? 科學家警告:Delta恐捲土重來 在北美洲、歐洲等地已陸續檢測到BA.4與BA.5等變異株,但因為當地人們可能才感染過一次COVID-19,還具有一定的免疫力。Penny Moore認為,COVID-19病毒如果朝著這個方向演進,最終可能演變為類似其它呼吸道病毒如流感,而「循環變異株」像Omicron病毒的免疫逃脫能力會因為與人體免疫力結合,不斷產生新的週期性感染確診。 《自然》表示從Alpha、Delta 和 Omicron已經和原始的SARS-CoV-2之間有明顯差異,未來不能排除有更多的變異株帶來「驚喜」。另外,Delta變異株並沒有完全消失。 隨著全球人口對Omicron的抵抗力持續上升,Delta的後代亞型有可能卷土重來。Wenseleers 等科學家認為,具有高度傳染力的新變異株病毒,似乎每6個月就會出現一次,將需要深入研究COVID-19是否會走向週期性傳播的結構。 然而,Jesse Bloom提醒,現階段觀察到的病毒傳播模式只是其中一種可能,從COVID-19病毒現世至今,科學家對該病毒的研究觀察尚稱短促,所有推估的結論都應該更為謹慎。 延伸閱讀快訊/本土暴增 5108 例本土「增15例中症、1列重症」居隔縮短「3+4」快訊/苗栗新增 29 例本土「最新足跡曝光」

相關新聞

清冠一號不只治新冠 對流感、肺炎黴漿菌也有效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揮重要功效的「台灣清冠一號」,緊急使用授權(EUA)將於明(2024)年6月到期,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今(11/30)日透露,目前已有一家藥廠完成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在明年EUA到期後,至少會有一間藥廠取得正式藥證。 中醫師公會30日召開「清冠一號對類流感疾病應用」記者會,會中以清冠一號在科學研究下的實證,證實除了對新冠之外,對於目前中國流行中的7種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鼻病毒、肺炎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都有顯著的效果。...

黴漿菌襲台 小兒科湧病患 國中師狂咳四月續低燒中標

大陸黴漿菌疫情攀升,台灣也不可輕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大陸黴漿菌呼吸道疫情急速攀升!時序進入冬季,不少病毒接續而來,包括:新冠、流感與黴漿菌等呼吸道病原。其中大陸近期染上黴漿菌呼吸道病例持續飆升,台灣不得不嚴陣以待,小兒科醫師證實近期院內收治了不少黴漿菌病患,不僅狂咳還等到後續才快篩出此病症。另疾管署前天(26日)呼籲診所醫院應實施「TOCC」機制,同時更提升了機場篩檢機制,呼籲民眾應主動通報病情、切勿隱瞞。 小兒科醫師證實近期黴漿菌患者有增多趨勢。(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內地流感疫情升溫 青壯年群組以新冠等呼吸道病原為主

【on.cc東網專訊】中港恢復通關後,港人北上消費成為常態。不過,國家衞生健康委周日(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說明內地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監測顯示近期以流感為主,另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分析認為近期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續上升與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有關。會上指出,不同年齡層流行的主要病原體亦有所不同。...

流感流行期 醫點名3種人容易感冒 一年病7、8次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疾管署最新預測,新冠疫情高峰將延遲至明年1月,另流感也持續在流行期,家醫科醫師指出,一般人一年感冒約3、4次,有些免疫功能較差者則多達7、8次,並點名「3種人」為易感冒體質。 一般人一年感冒約3、4次,有些免疫功能較差者則多達7、8次,點名「3種人」為易感冒體質。(圖/pexels)...

關於我們

台云環科有限公司

電話:+886-4-22257222
總部:台灣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28號2樓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