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不同的活動和情境都可能改變病毒的影響力。如果覺得自己可能暴露在危險中,也許更該注意這些外在的變因。
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疫情在台灣的爆發,很多生活在台灣、認為疫情已經離我們很遠的國人,大概從來沒想到新冠肺炎病毒的蔓延有這麼可怕──不斷增加的確診數、一層一層擴大的傳播鏈,似乎隨著這股態勢下去,還看不到疫情終結的那天。
這次從華航、防疫旅館諾富特群聚案衍伸的萬華茶室相關病例,讓人們見識病毒的傳播速度,極長的病毒潛伏期、無症狀感染者的狀況,加上原本以為安逸而稍微鬆懈的防疫心態,都讓這次的疫情格外顯得嚴峻。
根據醫學研究統計,新冠肺炎由感染病原體至症狀浮現之間的潛伏期平均為5至6天,一般情況下由1至14天不等,但卻有個別個案可達24天。它最可怕的是,即便沒有發燒、沒有感染跡象或僅有輕微感染跡象的感染者也可以將病毒傳染給他人,讓篩檢無法有效檢測。
此外,雖然新冠肺炎主要透過人與人間近距離的飛沫傳播,但該病毒亦已被發現可以透過被污染的物品表面、環境因素傳播,這也讓確診者曾經踏上的足跡,都讓過往去過該區域的人們人心惶惶。
資料來源: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