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心:戶外戴口罩規定 10/5起鬆綁

2021年10月4日疫情新聞

 國內疫情趨緩,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戶外空曠處、空氣流通且人流少的地方,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鬆綁強制戴口罩的規定,新制5日起上路。
1003疫情
1003疫情

中秋節連假至今已14天,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控制穩定,大多是零確診,或只有一例確診病例,雖然全國疫情警解不會直接從二級降為一級,但10月4日後確定會鬆綁尚未開放的場所,也會再鬆綁部分防疫規定。

疫情中心:戶外戴口罩規定 10/5起鬆綁 。(示意圖)
疫情中心:戶外戴口罩規定 10/5起鬆綁 。(示意圖)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控制穩定,陳時中今天下午在記者會中表示,自10月5日起鬆綁戶外戴口罩規定,包含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等地點工作,無須戴口罩。

另外,陳時中提到,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也無須戴口罩。但民眾到上述地點仍應隨身攜帶口罩,並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

陳時中提醒,上述情形如有人潮聚集或與他人共同工作、活動等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場合,仍應佩戴口罩。至於主管機關另有規定者,則依規定辦理。

陳時中說,國內戴口罩政策多數延續現行規定。外出時有飲食需求,能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隔離設備,可以不用戴口罩。

陳時中表示,於開放飲食內用的場所、雙鐵用餐區、潛水、衝浪等符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的場所或活動,如符合相關防疫措施,可以暫時脫下口罩。

至於到野溪跟戶外溫泉是否可免戴口罩,陳時中表示,由於溪邊、戶外溫泉活動不如海邊空曠,容易出現人群較多的情況,還沒有開放規劃,但會滾動式檢討,現在第1階段先針對空曠的上山、下海開放。

陳時中強調,防疫是全民工作,且攸關自身安全,這次公布調整戶外戴口罩規定,是希望讓民眾知道,特別空曠的地方,沒有戴口罩的必要性,這些區域一旦有人潮聚集,人與人之間無法維持距離,口罩就要戴起來,所以隨身攜帶口罩很重要。

資料來源:這裡

相關新聞

清冠一號不只治新冠 對流感、肺炎黴漿菌也有效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揮重要功效的「台灣清冠一號」,緊急使用授權(EUA)將於明(2024)年6月到期,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今(11/30)日透露,目前已有一家藥廠完成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在明年EUA到期後,至少會有一間藥廠取得正式藥證。 中醫師公會30日召開「清冠一號對類流感疾病應用」記者會,會中以清冠一號在科學研究下的實證,證實除了對新冠之外,對於目前中國流行中的7種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鼻病毒、肺炎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都有顯著的效果。...

黴漿菌襲台 小兒科湧病患 國中師狂咳四月續低燒中標

大陸黴漿菌疫情攀升,台灣也不可輕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大陸黴漿菌呼吸道疫情急速攀升!時序進入冬季,不少病毒接續而來,包括:新冠、流感與黴漿菌等呼吸道病原。其中大陸近期染上黴漿菌呼吸道病例持續飆升,台灣不得不嚴陣以待,小兒科醫師證實近期院內收治了不少黴漿菌病患,不僅狂咳還等到後續才快篩出此病症。另疾管署前天(26日)呼籲診所醫院應實施「TOCC」機制,同時更提升了機場篩檢機制,呼籲民眾應主動通報病情、切勿隱瞞。 小兒科醫師證實近期黴漿菌患者有增多趨勢。(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內地流感疫情升溫 青壯年群組以新冠等呼吸道病原為主

【on.cc東網專訊】中港恢復通關後,港人北上消費成為常態。不過,國家衞生健康委周日(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說明內地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監測顯示近期以流感為主,另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分析認為近期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續上升與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有關。會上指出,不同年齡層流行的主要病原體亦有所不同。...

流感流行期 醫點名3種人容易感冒 一年病7、8次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疾管署最新預測,新冠疫情高峰將延遲至明年1月,另流感也持續在流行期,家醫科醫師指出,一般人一年感冒約3、4次,有些免疫功能較差者則多達7、8次,並點名「3種人」為易感冒體質。 一般人一年感冒約3、4次,有些免疫功能較差者則多達7、8次,點名「3種人」為易感冒體質。(圖/pexels)...

關於我們

台云環科有限公司

電話:+886-4-22257222
總部:台灣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28號2樓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