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驚傳呼吸道融合病毒群聚感染,6嬰兒確診!月子中心未通報,質疑是媽媽群聚感染

2021年01月5日疫情新聞

中壢驚傳嬰兒出月子中心集體染呼吸道融合病毒

月子中心疑似爆發群聚感染!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於12月23日接獲民眾陳情中壢區滿悅產後護理之家疑似發生上呼吸道群聚感染,為防止疫情擴大,已兩度派員前往該機構進行疫調。

並經調閱109年11月1日起迄今共計51本護理照護紀錄,發現該機構自12月13日起陸續有新生兒出現流鼻涕或咳嗽症狀,截至12月26日止,機構內共有11位新生兒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其中6名經醫師診斷確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目前皆住院治療中。

月子中心:不排除為社區感染或媽媽群聚感染,引起媽媽不滿

針對此事件,滿悅產後護理之家在臉書發文回覆:「該幾筆個案成員經匡列與分析後,可能為返家後之社區感染,亦不排除是由特定群體之產婦於入住期間密集接觸,而導致新生兒間接感染或直接感染。

根據ETtoday報導,家長們質疑,發現住在月子中心嬰兒同樣都感染相同病毒,當家長們在12月初向業者提出嬰兒有咳嗽、打噴嚏等症狀時,月子中心回覆都是會再觀察,但後來到覺得狀況不對送醫進入加護病房,才知道嬰兒確診RSV病毒。家長們不滿,「怎麼會說是我們感染給嬰兒,業者有舉辦媽媽教室,怎麼會說是家長自己群聚呢?

衛生局:月子中心未於24小時內通報新生兒具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26條暨傳染病流行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實施辦法第12條規定所訂定的「人口密集機構傳染病監視作業系統注意事項」,機構、場所每日紀錄病患或個案的健康狀況,若發現受照顧、受容者或工作人員(含流動工作人員)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於24小時內網上進行通報。

衛生局指出,經現場訪查及調閱相關資料後,確有未依規定通報,已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33條第3項規定,依同法第69條第2項第1款規定,將處新臺幣5萬元罰鍰。

衛生局說明,產後照護機構預防新生兒上呼吸道感染,應提醒工作人員及產後母親個人衛生及勤洗手、戴口罩,機構應保持空氣流通,若遇有疑似上呼吸道症狀個案,應進行通報,並安排個案就醫,平時亦需加強消毒、量測體溫、監測工作人員及照顧對象有無上呼吸道症狀,必要時應對感染者進行隔離措施。

預防醫學辦公室蘇家彬防疫醫師提醒:「RSV全年齡都會得到,特別2歲以下支氣管比較細,呼吸道感染會造成支氣管炎,會造成呼吸比較喘,大部分都是幼兒的比例高,在這個區域有群聚的現象發生。

蘇家彬醫師解釋:「會造成死亡通常都跟肺炎有關,會攻擊小朋友呼吸道,造成呼吸急促,甚至嚴重呼吸衰竭死亡,加上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容易引發嚴重感染的危險因子,包括:年紀小於6個月、早產兒、先天或後天肺部疾病(例如早產兒慢性肺病、先天肺部發育不良)、先天性心臟病、暴露在二手菸環境的嬰兒、免疫缺乏疾病、先天神經肌肉異常疾病等。

5種預防孩子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方法

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廖偉利主任建議,以下提供簡單預防方式給爸媽參考:

1.正確使用肥皂勤洗手,除了寶寶本身,照護者更要注意自己的手部衛生。不方便濕洗手時,可適時搭配含有75%酒精的乾洗手做消毒。但請記得若沾染到他人飛沫時,只有用清水肥皂洗手才能有效清除病毒喔!

2.避免接觸他人的口水!寶寶和大人的餐具應分開且避免共食,大人的症狀較輕微,但仍具有傳染力可傳染給寶寶。

3.減少出入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配戴口罩並保持足夠的社交距離!

4.維持戶外活動的習慣,適度運動及曬太陽促進活化身體的維他命D,可增強免疫力!

5.健保有針對部份高危險群的寶寶(懷孕週數小於30週的早產兒、小於35週但患有慢性肺部疾病之早產兒,以及1歲以下中重度的先天性心臟病童)給付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單株抗體針劑,每個月注射一次,最多可施打6次。此針劑的保護力不錯,施打後一年內的保護力仍可達到近八成,請爸媽不要錯過這個健保的福利了!

 

資料來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18081

相關新聞

運動易喘體力衰退 童確診康復出現心律不整

再來關心新冠肺炎,雖然進入後疫情時代,但確診後的長新冠,仍然要多注意,尤其是兒童,常出現的症狀除了長期咳嗽、注意力不集中,有些甚至還會有心悸、心律不整。台中就有一名9歲孩子,確診康復之後,還是覺得胸悶胸痛,或是運動過後出現呼吸困難,就醫後才發現,是心律不整。 9歲的恩恩,確診新冠肺炎,康復後,體力大不如前。 中國附醫中醫兒科主任 賴琬郁:「(恩恩)經常會覺得胸悶、胸痛,而且他只要稍微運動一下,他就會覺得心跳跳得很快,媽媽有時候幫他量,會發現心跳有時候是60下,有時候又會跳到120下,所以他很緊張。」...

今日新增9980例本土、42例死亡!確診康復半年後「肺部竟長出肺結節」,醫師示警3種人要小心

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表示,近期在臨床上發現,感染COVID-19半年後,肺部會產生新的肺結節。(圖/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宣布有本土確診9980例,境外移入208例,總共10188例確診(包含42例死亡)。 確診後身體會完全康復嗎?除了副作用以外,身體還有什麼影響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於臉書發文透露,近期在臨床上發現,感染COVID-19半年後,肺部會產生新的肺結節,貼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

「長新冠」破百例!女染疫康復仍咳到沒朋友 醫警告7症狀應就醫

指揮中心8日表示,長新冠病例數破百,而Omicron後遺症症狀較為多元。(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新冠疫情延燒全台,至今已累積262萬人染疫,雖有99%的人皆屬輕症,但染疫後造成的「長新冠」後遺症卻引起各界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8日)指出,長新冠病例已達3位數,因此若染疫後出現胸痛、胸悶、喉嚨痛、頭痛、疲倦、腦霧、肌肉痠痛等症狀,要多加留意。  ...

長新冠不只咳嗽、記憶減退!醫警嚴重恐肺部纖維化「這些族群」當心

45歲陳女士過去有氣喘的病史,平常有登山、健走的運動習慣。去年底陳女士確診新冠肺炎,康復至今已超過1個月以上。雖然症狀已改善,但偶爾還會乾咳,且感覺體力虛弱,尚未恢復至確診前的狀態,於是至醫院就醫。後續根據診斷為後新冠病況,醫師針對其症狀進行藥物治療,如今已順利康復。 2成染疫民眾 康復後症狀持續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超過3年,雖然現在各國逐步解封,但全球染疫人數依舊持續攀升。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庭嘉說明,感染新冠肺炎後,經過前面4週的急性期,大部份成人會從新冠肺炎的症狀中痊癒。 延伸閱讀:...

關於我們

台云環科有限公司

電話:+886-4-22257222
總部:台灣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28號2樓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