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破壞腦部,有人沉默不語、有人能與神明溝通,恐罹患類思覺失調症

2023年04月24日疫情新聞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80期

 

文/畢翠絲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至今已逾三年,長新冠除了倦怠感,還可能發生嗅味覺失靈、呼吸急促、認知功能障礙等症狀外,更令人擔心的是,病毒還可能會破壞大腦神經系統,造成精神異常!醫師發現,近半年來,出現數位確診後「類思覺失調症」患者,染疫後短短數週之內,變得沉默不語,或反覆做出沒意義的行為,有人甚至「獲得天啟」,可以跟神明溝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鄭勝允表示,目前收治過的患者中,有的人覺得被他人監聽監視,特意把手機鏡頭用貼紙遮住(被害妄想)、有的則是抄了學長姐留下來的報告之後,認為自己對不起指導老師,擔心學位被撤銷(罪惡妄想)、有的人則是在工作會議中曾酸過同事一句話,事過境遷後卻突然擔心被告妨礙名譽,恐怕要吃牢飯(被害與罪惡的混和型妄想),也有的個案是出現了典型的宗教與誇大妄想,在確診後被「靈魂開竅」,能跟神明溝通無礙。

 

確診後出現精神症狀,妄想內容豐富

這些患者的共通特徵就是,妄想內容十分豐富,自成一套故事,在專業引導之下可以講得頭頭是道,不像失智症患者的單純型妄想,例如失智症患者雖然抱怨外傭偷了自己的錢」,但前因後果卻講不出個所以然。鄭勝允指出,思覺失調症患者會表現出一系列紊亂的認知、情感與行為。

 

「正性症狀」的表現包含妄想、幻覺、語無倫次、反常與不安(患者有,但一般人沒有的症狀);而進入慢性期,則是「負性症狀」主導病程,此時患者會變得缺少情感、不說話、失去幹勁、對於活動沒有興趣、動作緩慢(一般人有,但患者失去的能力);而認知功能也可能因病受到影響逐漸退化。通常這些精神症狀的形成是緩慢、漸進的,但這些確診新冠後出現精神異常的患者從正常到發病,時間相當短暫,令人匪夷所思。

 

堅定自己是神的使者,到人間解救眾生

鄭勝允說明,思覺失調症患者思緒紛飛,想法與邏輯天馬行空,容易做奇怪的聯想,或傾向用字的發音做聯想,在精神病理學上叫做「音韻連結」。例如,當醫院邀請患者來聽演講時,有些患者會因為「講」這個字跟蔣中正或蔣萬安的「蔣」音同,因此認為這家醫院鐵定是蔣家人開的。也有些患者在罹病初期特別喜愛鑽研哲學、玄學,導致後來成為宗教狂熱分子,甚至認為自己是神的使者,奉差遣到人間解救芸芸眾生。

 

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妄聽,在生病初期會在耳朵旁聽到一些機械式的聲音,例如鼓聲、鐘聲等等,接著慢慢地變成能聽到有人在說話的聲音。一開始聽不清楚對方在講什麼,但隨著病情惡化後會逐漸聽清楚內容,頻率也會愈來愈頻繁,甚至這些聲音會有自己的名字,例如附近的惡鄰居、帥氣的政治人物、已逝的父母、三太子與多拉A夢等等。

 

妄想則通常從錯誤的邏輯開始,久而久之這些封閉式的思維就會自成理論。以前面的「講」、「蔣」為例,若患者的政治立場偏綠,則在「赫然察覺」醫院是蔣家人開的之後,則可能會繼續推論出「自己是遭政治迫害才被送進精神病院」的錯誤歸因,此時即可稱之為「妄想」。

 

讓我們將話題回到這些感染新冠病毒後精神異常的患者身上,這些患者病情演變的速度太快了,雖然過往都沒有精神疾病史,職業、社會功能也相當良好,但確診後數週之內便經歷了思覺失調症患者數年的病程!但精神症狀「快轉的速度」讓鄭勝允深感不可思議。而在這幾位患者住院期間安排的腦影像學檢查,卻又找不到任何腦部發炎感染、腫瘤的跡象!透過刪除法,除了新冠病毒能誘發或加速思覺失調症之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此一現象。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把握初發病的黃金期

鄭勝允說明,找遍全世界的醫學期刊,對於新冠肺炎確診後的患者導致精神病的報告不多,但絕大多數也跟臨床觀察到的一樣,九成以上會以妄想為主要表現。推測致病機轉,可能為病毒入侵神經造成一連串發炎免疫反應所致。但可怕的是,似乎在無症狀感染者身上也會出現,意即並不是確診時感冒症狀不嚴重,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由於目前沒有這種疾病預後的相關報告,鄭勝允起初將其視為短暫型精神病,使用較弱效的抗精神藥物,但症狀壓不下來,直到改用強效藥物後,患者的症狀才獲得不錯的改善。但經過數個月的門診追蹤,幾位患者的負性症狀愈來愈明顯,例如不重視衛生,不洗澡、不洗頭,頭髮變成一條一條的,暗示著患者正往思覺失調症的慢性病程前進。

 

以思覺失調症的初次發病而言,通常建議需要治療九到十二個月後才能慢慢停藥,而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達到完全復原。但每位患者的症狀嚴重度、病前功能、家庭支持系統、所面臨的壓力都不一樣,故九到十二個月後是否能停藥,其實本來也就存在變數。

 

另外,也因為都是近半年開始才觀察到此類確診新冠後出現精神異常的患者,所以目前尚未有患者可達到停藥的標準,故臨床上也無法預測這些患者停藥後是否又會再度復發,若太快停藥可能會導致再次出現精神異常,反而對日常生活、工作、腦部功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鄭勝允建議,是否能停藥需患者親自與醫師做進一步仔細的討論。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猴痘週增13例本土 北部風險高5月前是關鍵
歡迎加入[病不毒 空氣濾網]粉絲團

相關新聞

染病恐重症!發燒人數暴增40% 醫示警「3族群」一人中鏢全完蛋

正值流感季,門診、急診、病房爆滿。(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近期無論是耳鼻喉科、家醫科診所,抑或是急診,都可以看到滿滿人潮,加上剛開學不久、口罩令解除,傳染速度相當可觀。小兒科醫師陳木榮也在臉書表示,最近發燒的大人、小孩特別多,而前陣子大部分都是A型流感,最近則不時會驗出B型流感,呼籲民眾施打疫苗。對此,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也示警3族群應多加留意。 門診患者增加20至30%、發燒患者則暴增40%。(示意圖,與本文無關/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莫德納XBB疫苗9/26開打 65歲以上長者優先

XBB疫苗確定下週開打,疾管署宣布,因應新冠病毒株演變,目前國內外疫情仍持續且以XBB為主流病毒株,為防堵秋冬疫情再起,從9月26日起將分三階段開放民眾接種莫德納XBB疫苗,首波優先接種對象為65歲以上高風險族群。 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XBB.1.5疫苗是1個新的疫苗,長者、65歲以上的民眾如果打了之後,對於抵抗這個傳染力還有併發症都有顯著的提高。」 疾管署表示,為提升長者免疫保護力,才會列為首波接種對象。10月2日起開放醫護人員接種,10月9日才開放給全民接種,提供給滿6個月以上兒童、青少年或成人,經醫師評估可接種1到2劑。...

新冠疫情持續下降!疾管署:每日新增40例 死亡 6

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前排左二)、高醫副院長羅傳堯(前排左三)、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前排右三)、高醫感染內科主任林俊祐(後排左一)、衛教大使王宇婕(前排右二)共邀民眾參與衛教巡迴展。(方金媛/大紀元)...

秋冬疫情升溫 醫籲:醫療負載需提前部署

醫師提醒,年紀大、有慢性疾病、免疫不足或低下者都屬於脆弱族群,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時建議先使用快篩檢測,並盡速就醫用藥治療。圖為疫情期間民眾至部立桃園醫院篩檢站進行快篩。(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全球新冠病毒不斷變異,世界衛生組織已於今年8月將EG.5列為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 of...

30歲男得流感!「2天變重症」住院一個月 全因1指數超標

流感疫情持續。(圖/TVBS資料畫面) 今年流感疫情持續,且6月至8月病例數仍處增加階段,公費流感疫苗預計10月份開打,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提醒,流感為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之一,醫院就曾收治有一名男性年僅30多歲,BMI值(身體質量指數)超過35,得到流感後才過2天就變成重症送急診,住院了一個多月才出院,就是A型流感所造成,提醒民眾要格外注意,呼籲符合公費資格者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疫情。(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關於我們

台云環科有限公司

電話:+886-4-22257222
總部:台灣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28號2樓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