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認「空氣傳播」為新冠病毒主要感染途徑!開門僅數秒仍會滲入

2022/04/19疫情新聞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近日修改新冠肺炎傳播指南 ,確認新冠病毒不僅透過咳嗽、打噴嚏、說話或唱歌造成「飛沫傳播」,「空氣傳播」(氣溶膠感染)亦為主要傳播途徑之一。

雖然不少科學家早於2020指出空氣傳播的可能性,卻遲遲不被世衛組織所承認。權威期刊《自然》(Nature)撰文指稱,當時WHO堅持認為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染,而空氣中的病毒最終將「落於地面」,因此只要維持1公尺的社交距離,就不會被病毒感染。

直至2020年10月,WHO才承認「微小的液體顆粒」能夠傳播新冠病毒,但僅於特定環境中發生,例如室內場所、人潮擁擠之場所,以及通風不足的空間。在接下來的6個月內,WHO又數次更改指南,稱氣溶膠可攜帶病毒超過1公尺,並持續滯留於空氣中。

已不是第一次決策錯誤? 專家:WHO對口罩策略「太過保守」

雖然WHO逐步調整了防疫指南,《自然》仍直言批評世衛組織對於防疫政策的「慢半拍」,無疑在疫情延燒肆虐的2年之間造成許多混亂。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的病毒學家Lidia Morawska教授更表示,將空氣傳播從官方指南中忽略是「災難性」的舉動。

《自然》指出,這並不是醫學專家第一次批評WHO的決策錯誤。2020年2月即有許多權威醫療機構宣稱,口罩將確實保護民眾免於病毒威脅,但WHO遲至6月5日才對此發表聲明。

「WHO當時應盡速制定有關配戴口罩、或是空氣傳播的建議。如今Omicron又為全球疫情帶來變數,我們希望有關單位能盡快擬定策略,否則民眾將無所適從。」Morawska教授表示。

決策過慢原因其來有自? 前顧問緩頰:指控與批評過多所致

不過,仍有不少學者對WHO做出的改變抱持樂觀態度。流行病專家Christopher Dye表示,官方機構承認空氣傳播的存在具有重要意義,因其推翻了呼吸道病毒傳播的既定觀點──即多數傳染病皆透過飛沫感染,而非空氣感染。Dye認為,當未來出現新型傳染病時,全球將對空氣傳播的傳染途徑更加提防。

美國風險溝通學家、曾擔任WHO顧問的Peter Sandman則認為,WHO的作用是凝聚當前科學專家的共識,而非隨時推出嶄新的知識。「WHO常受到各學家的指控與批評,導致他們的作風漸趨保守。因此,該機構長久以來都保持著謹慎的態度。」Sandman表示。

空氣傳播的實質影響為何? 香港研究:住防疫旅館也難逃確診

至於空氣傳播造成的實質影響為何?此前隸屬香港醫管局的瑪麗醫院團隊,即針對防疫旅館進行空氣傳播實驗。實驗結果發現,即使房門開啟僅數秒,夾帶病毒的空氣仍可從相鄰房間的門縫中滲入。帶原者開門取餐與丟棄垃圾時,皆無確實配戴口罩,導致染疫者於隔離第8天時出現呼吸道症狀。

上述研究證實,即使身處於防疫旅館內,病毒仍可能透過空氣散播並造成感染。瑪莉醫院團隊表示,既然空氣傳播的存在已獲得證實,勤洗手並隨時配戴口罩仍有其必要性。先前的研究指出,口罩可預防90%的空氣感染,對於身處密閉空間的隔離者而言,是阻斷病毒傳染的必要手段。

 

資料來源

相關新聞

炎夏抗疫,輕鬆給力

立即加入官方LINE@參加濾網免費送活動    活動日期:8/1~9/30,可獲得1盒空氣濾網價值599元,3000盒送完為止 本公司保有活動最終解釋之權利   家庭時光: 炎熱的酷夏來臨,一家人待在客廳裡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病不毒默默地工作著,過濾著空氣中的細菌和灰塵,並散發出淡淡的清新氣息,讓每個呼吸都變得更加安心。 書臥守護: 書房臥房裡還有一位靜靜的魔法師—亮白色方形的空氣濾網。悠閒的午後,它都不知疲倦地吸納PM2.5與異味,為親人提供了一個隱形的防護罩,讓這個家瞬間享有純淨恬逸的呼吸環境。 幸福溫馨:...

抑菌抗病毒 一步到位

桃園市第二次再度曝發防疫旅館的群聚感染,陳時中部長研判可能是中央空調惹的禍,領有空氣品質証照的黃致傑指出,十之八九是病毒藏在通風管路中,旅館的工作人員全程戴口罩,也用酒精到處消毒了,但是却忽略了空氣的消毒;而市面上的空氣濾網都只有阻隔細菌的功能,連口罩都不能阻擋病毒,唯有「病不毒空氣濾網」,物理性的直接消毒殺菌,還得到了台灣第一家國際ISO18184的抗病毒濾網驗証確效。...

疫情新聞

新冠後麻疹疫情大爆發 醫示警:少做1事無法倖免

越南近日傳出大規模麻疹疫情,今年至今已逾3000人確診,5人死亡,嘉義市也出現一名去過越南旅遊的確診個案。醫師黃軒指出,麻疹病毒的傳染力比新冠還可怕,沒打疫苗的人幾乎無法倖免,但網路上卻傳接種麻疹疫苗恐導致自閉症等錯誤訊息,讓家長不敢帶孩子去打針,提醒民眾儘早接種麻疹疫苗,避免疫情擴大。...

上周類流感門急診仍破10萬人 死亡病例累積254例

圖為醫護人員為民眾施打流感疫苗 。(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原預估本周就要脫離流行的流感,卻還在流行!疾管署18日表示,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仍突破10萬人次,雖連續呈下降趨勢,但急診個案高居不下,還處流行期,尤其氣溫再度驟降,恐延長到三月底才會脫離流行,將評估是否持續擴大公費抗病毒藥物使用。 疾管署表示,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共10萬8156人次,新增45例重症,15例死亡個案,死亡個案中有14例未接種疫苗,新增及死亡個案均以感染A型H1N1為多。...

小心第二波流感 台大醫示警:4月防2病毒「手牽手」來襲

台大醫示警,小心4月第二波流感和新冠疫情同時升溫。圖為在醫院做新冠快篩的民眾。(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今年流感疫情仍處流行期,與往年相比顯得異常。疾管署統計,上週類流感就診人次衝破18萬,創十年來新高,重症死亡病例也最多。台大醫示警,今年第一波流感仍在流行,依照往年經驗,不排除會有第二波流感;加上新冠病毒新變種株LP.8.1蠢蠢欲動,要小心4月時,第二波流感和新冠疫情同時升溫。...

流感遲不降溫!黃立民示警有「第2波」延續到夏天:新冠變種恐一起來

▲黃立民認為本次流感遲不降溫,估還有第二波流行。(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流感疫情未歇。本次流感季有多位名人殞落,包含春節期間的大S徐熙媛,今再傳出高雄骨科名醫吳明峯近日在寒流來襲時猝逝。對此,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今(14)日表示,本次流感與往年大不相同,疫情罕見的持續到2月都沒斷過,估計會延續到夏天,恐還有第二波流行。...

流感估下週脫離流行期 增購疫苗幾乎打完

圖為民眾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1日電)疾管署今天表示,流感、腹瀉疫情皆持續下降,其中流感上週門急診就診約11.1萬人次,預估最快下週脫離流行期。先前增購的10萬劑流感疫苗,已幾乎接種完畢。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在例行疫報說明,流感疫情目前呈下降趨勢,其中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10.9%,低於流行閾值的11%,不過仍須再觀察1週,預估最快下週脫離流行期;腹瀉部分,上週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下降9%,不過個案數仍多,也仍為5年同期最高,須持續注意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