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7、BQ.1.1、XBB三大新變異株侵台!症狀、對疫情影響4大QA一次看。photoAC by acworks
台灣還沒擺脫這一波Omicron BA.5帶來的本土疫情,隨著秋冬到來新興變異株威脅卻再度侵台!被國際點名可能取代BA.5成為下波全球主流病毒的3大新興變異株,BF.7、BQ.1.1、XBB上週全都在國內現跡。外界也不免好奇,究竟這三大新變異株在症狀、傳播力上有何差異?會對疫情產生哪些影響?《健康遠見》整理4大QA一次解答。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10月12日公開資料,BA.5變異株占比約為76.2%,BA.4變異株(含BA.4.6)占比約為7.0%,另BA.2變異株(含BA.2.75)占比3.9%;BA.5變異株仍為全球主流株且持續變異,由其演化的新型變異株BQ.1.1、BF.7等,於美、加及英國等部分國家占比增加。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指揮中心每周一公布一周境外移入及本土Omicron變異株監測定序結果發現,截至2022年10月17日,國內已監測到4例BF.7、2例BQ.1.1和1例XBB境外移入個案,短短一週內就檢出共7例全球3大新興變異株,一再顯現新冠病毒的詭譎多變。
圖/新興 Omicron 變異株監測結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Q1 》BF.7、BQ.1.1、XBB流行地區為何?誰會取代BA.5成主流病毒株?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BF.7、BQ.1.1、XBB三大變異株流行的地區不太一樣。BF.7是中國跟歐洲;BQ.1.1是歐美為主;XBB則在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東南亞地區居多。
故究竟未來哪一個病毒會取代BA.5,成為下一波全球疫情主要流行病毒株還很難預測,仍須持續監測。
Q2 》BF.7、BQ.1.1、XBB和BA.5有何差異?確診症狀有哪些?
BF.7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BF.7為BA.5的分支,在近期在新興Omicron變異株當中,以BF.7最受關注,因為BF.7不僅在中國、德國、法國、丹麥、英國等國快速蔓延,就連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專家都提出警訊,BF.7有可能成為下一波肆虐全球的新威脅。
BF.7大部分症狀與Omicron其他的變異株類似,包括有頭痛、胸痛、嗅覺改變、咳嗽、喪失聽力、顫抖等,但也要注意其他新冠的症狀,如疲勞、流鼻水、喉嚨痛、腹部疼痛、腹瀉等。
BQ.1.1&BQ.1
BQ.1、BQ.1.1兩種變異株均為BA.5的分支,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10月15日發布的預估,1個月前剛命名的Omicron新亞型變異株BQ.1及其亞系BQ.1.1,已占新確診病例的10%以上。
白宮首席防疫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接受訪問時表示:「一旦出現這樣的(BQ.1和BQ.1.1)變異株,你要觀察它在變異株中的相對增長占比有多少,看來這次新變異株的傳播倍增速度相當棘手。」
XBB
新變異株Omicron XBB(BA.2.10)為BA.2的分支,於8月在印度首次被檢測到,此後已在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孟加拉、丹麥和美國等17個國家/地區陸續被檢測出,目前XBB是新加坡社區中流行的主要子變異株。
至於症狀上,還沒有證據顯示XBB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但可能導致重複感染機率增加;而新加坡當局則指出,新加坡XBB變異株感染病例仍多屬輕症,需密切監測國際間病毒株演變與流行。
圖/Unsplash by Gabriella Clare Marino
Q3 》BF.7、BQ.1.1、XBB傳播力強、有免疫逃脫特性?會影響疫苗保護效果?
羅一鈞指出,目前這3大新興變異株確診者都是輕症個案居多,主要特點是「傳播力增加、有免疫逃脫特性和疫苗保護效果」都會下降,所以國際上還在持續研發更新的單株抗體來應付新興變異株。
Q4 》避免BF.7、BQ.1.1、XBB上身引發中重症,有哪些預防方法?
羅一鈞提醒,無論是哪一種變異株,預防方法一樣都是把新冠疫苗打好打滿,目前最新的次世代疫苗(雙價疫苗)就是針對Omicron病毒株所設計的,預期對這些新興變異株多少也有些一些交叉保護效果。故民眾若能接種這些次世代疫苗,對於增強自身保護力、預防感染及確診後可能引起的重症都會有幫助。
羅一鈞也提到,指揮中心將持續境外及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並強調,目前新興變異株沒有發現增加重症或死亡機率,大家不需要過度恐慌。但隨著邊境解封,民眾出國期間別忘了也要做好防疫措施,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在國外染疫把病毒從他國帶回台灣的風險。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三大新興變異株 傳播力增加
歡迎加入[病不毒 空氣濾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