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月死5000人!醫曝台灣最大敵人 不是Omicron

2022年03月21日疫情新聞

今(20)日新增3例本土個案,還有118個境外移入,防疫仍然不可鬆懈。對此,精神科醫師潘建志把台灣與香港疫情做比較,點出「台灣終局之戰的敵人」並非Omicron,更憂心表示若香港情況發生在台灣,結果完全不敢想像!

 

▼今天境外移入有118例,防疫依舊不可鬆懈。(示意圖/pixabay)

 

潘建志在臉書分析,新冠疫情還沒過去,而台灣最終面臨的敵人,「是BA.2,不是Omicron」,這點從全球現況可得知,特別是香港1個月以來,死亡數不斷向上攀升,到了今天竟然來到5401例,從基因定序來看,「目前100%是BA.2」,令人擔憂的是,香港的防疫力道比台灣大很多,戴口罩與疫調隔離的認真程度,不比台灣差。

 

在各種數據的比對之下,台灣能守住,而香港卻大爆發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香港疫苗打的比台灣早,抗體逐周漸漸下降、保護力不夠,而台灣還在3個月保護期內。不僅如此,全世界,包括歐洲和亞洲,每日新增確診數字,因為BA.2開始反轉向上增加了,也是台灣昨天境外移入為120例的原因,顯示出境內存在著BA.2爆發的風險。

另外,有香港學者計算出,感染病毒的人數,只要短短的1.28天就會增加1倍,也就是說,13天增加2的10次方等於1024倍,傳染力十分驚人,「BA.2傳播力比Omicron高50%是真的」。

 

而潘建志也提出BA.2難防的原因,僅靠外出載口罩無法避免病毒擴散,因為住在家中,人們不會載口罩,空氣/氣溶膠會在防疫旅館、住戶大樓的空氣管道間散佈,先在家中和同棟大樓傳播,居民再去別棟大樓拜訪親友,進了房間拿下口罩,再傳給另一家戶和大樓,病毒這樣就傳開了。

 

▼潘建志表示,現在疫苗還是非常重要。(圖/東森新聞)

 

由此可知,隔離框列等NPI有極限,疫苗就變得非常重要,潘建志表示,香港學者也認為,疫苗保護力只有3個月的期限,而台灣現在第3劑只到46%,尚有進步空間,加上台灣人口多香港3倍,所以香港大爆發的情況在台灣上演,會有多少人染疫死亡,恐不堪設想。

 

資料來源

相關新聞

清冠一號不只治新冠 對流感、肺炎黴漿菌也有效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揮重要功效的「台灣清冠一號」,緊急使用授權(EUA)將於明(2024)年6月到期,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今(11/30)日透露,目前已有一家藥廠完成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在明年EUA到期後,至少會有一間藥廠取得正式藥證。 中醫師公會30日召開「清冠一號對類流感疾病應用」記者會,會中以清冠一號在科學研究下的實證,證實除了對新冠之外,對於目前中國流行中的7種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鼻病毒、肺炎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都有顯著的效果。...

黴漿菌襲台 小兒科湧病患 國中師狂咳四月續低燒中標

大陸黴漿菌疫情攀升,台灣也不可輕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大陸黴漿菌呼吸道疫情急速攀升!時序進入冬季,不少病毒接續而來,包括:新冠、流感與黴漿菌等呼吸道病原。其中大陸近期染上黴漿菌呼吸道病例持續飆升,台灣不得不嚴陣以待,小兒科醫師證實近期院內收治了不少黴漿菌病患,不僅狂咳還等到後續才快篩出此病症。另疾管署前天(26日)呼籲診所醫院應實施「TOCC」機制,同時更提升了機場篩檢機制,呼籲民眾應主動通報病情、切勿隱瞞。 小兒科醫師證實近期黴漿菌患者有增多趨勢。(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內地流感疫情升溫 青壯年群組以新冠等呼吸道病原為主

【on.cc東網專訊】中港恢復通關後,港人北上消費成為常態。不過,國家衞生健康委周日(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說明內地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監測顯示近期以流感為主,另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分析認為近期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續上升與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有關。會上指出,不同年齡層流行的主要病原體亦有所不同。...

流感流行期 醫點名3種人容易感冒 一年病7、8次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疾管署最新預測,新冠疫情高峰將延遲至明年1月,另流感也持續在流行期,家醫科醫師指出,一般人一年感冒約3、4次,有些免疫功能較差者則多達7、8次,並點名「3種人」為易感冒體質。 一般人一年感冒約3、4次,有些免疫功能較差者則多達7、8次,點名「3種人」為易感冒體質。(圖/pexels)...

關於我們

台云環科有限公司

電話:+886-4-22257222
總部:台灣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28號2樓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