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疫情要來了?王必勝:本土單日確診恐落在3萬左右,曝高峰時間

2023年01月4日疫情新聞

第三波疫情要來了?王必勝:單日確診恐落在3萬左右曝高峰時間,羅一鈞:2大病毒株可能成為下波主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本土疫情連6日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新增1萬4162本土病例。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上週共新增12萬775例,較上上週10萬7315例增加12.6%,近日疫情增幅都在20%以上,甚至30%有加快的趨勢,預估本土將可能迎來第三波Omicron疫情,高峰日期可能落在2023年2月初,單日確診人數可能達3萬人上下,呼籲民眾還是要好相關防護措施。

本土COVID-19疫情持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公布,今26日國內新增1萬4162例本土個案,較上週一(19日)增加3845例,升幅約為37.3%;另外,境外移入增72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4例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本土疫情連6日上升,指揮中心提醒:跨年大型活動防疫5建議

COVID-19本土疫情連續6天呈現攀升趨勢。因應本土疫情上升,指揮中心提出跨年等大型活動5項防疫建議,在人潮擁擠戶外仍盡量自主配戴口罩。

另因應本土疫情上升,王必勝也提醒跨年活動5防疫建議:

第1點/人潮擁擠、難以保持適當距離,建議參加大型戶外活動仍盡量自主配戴口罩。
第2點/民眾可隨身攜帶手部清潔用品,飲食前、如廁後應勤洗手。
第3點/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症狀者,不宜參加跨年等大型戶外活動。
第4點/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者,依現行防疫規定,須快篩陰性才能參加。
第5點/未接種疫苗的長者、幼兒,不建議參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增4例BF.7來自中港日,羅一鈞:2大病毒株可能成為下波主流

國內新增86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33例本土個案,其中有27例BA.5、4例BA.2.75、1例BQ.1、1例BF.7。另有53例境外移入,分別為20例BA.5、17例BA.2.75、8例BQ.1、4例XBB、4例BF.7。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土新增1例BF.7個案,另境外檢出4例BF.7,分別有2例來自中國以及日本、香港各1例。而上周監測到的53例境外移入中,有檢出7例來自中國的定序結果,其中BF.7有2例,BA.5有5例,並未發現其他變異株。

至於哪一個新興病毒株可能成會下波本土疫情主流?羅一鈞提到,目前觀察變異株中BA.2.75有逐週微幅增加的趨勢,後續會不會再繼續增加,成為下波主流病毒株,是有這個可能性。

不過,依國際上觀察BQ.1變異株也有可能會逐漸增加,目前來講,這兩病毒株都有可能是下一波在疫情流行後期,會看到比較明顯增加狀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截至目前國內今2022年累計檢出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XBB為25例、BF.7為10例、BQ.1為29例、BA.5為1,288例、BA.4為104例、BA.2.75為116例、BA.2為1,029例;另累計本土確定病例XBB為3例、BF.7為3例、BQ.1為8例、BA.5為1,501例、BA.4為5例、BA.2.75為15例、BA.2為2,534例。

增14死!1歲童染疫2周後發燒、嘔吐,確診同時驗出MIS-C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1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1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11月29日至12月23日,死亡日期介於12月17日至12月23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羅一鈞表示,今新增1例兒童MIS-C個案,為一名1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曾接種過一劑新冠疫苗,12月2日曾於家中快篩陽性,但因症狀輕微故家長並未安排視訊看診,也未通報確診。

於12月14日起陸續出現發燒、皮疹、嘔吐症狀,12月16日至急診就醫,經檢查PCR陽性通報確診,因發現有凝血功能異常情形,經醫師診斷為感染新冠後引起的MIS-C,安排收治住院,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療後病況好轉,於12月23日出院。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昨日兒童重症累計288例,以MIS-C 192例最多,其次分別為腦炎35例、肺炎30例、哮吼11例、家中死亡9例、敗血症4例、心肌炎2例、其他5例;重症個案中共計38例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22縣市皆有確診:新北逾2千例,台中、桃園、高雄、台北次之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4,162例本土病例,為6,628例男性、7,525例女性、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

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812例),台中市(1,827例),桃園市(1,691例),高雄市(1,451例),台北市(1,446例),台南市(1,144例),彰化縣(652例),新竹縣(641例),新竹市(426例),苗栗縣(365例),屏東縣(273例),雲林縣(271例),南投縣(223例),宜蘭縣(192例),基隆市(174例),嘉義縣(161例),花蓮縣(143例),嘉義市(89例),金門縣(80例),台東縣(54例),澎湖縣(46例),連江縣(1例)。

境外增72例分別自韓國、中國等國入境,另66例調查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7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38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韓國(2例),中國、日本、英國及泰國(各1例)移入,另66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11月29日至12月24日。

指揮中心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中國疫情海嘯:每日百萬人染疫、數千人死亡,明年這個時候達到高峰!
歡迎加入[病不毒 空氣濾網]粉絲團

 

相關新聞

染病恐重症!發燒人數暴增40% 醫示警「3族群」一人中鏢全完蛋

正值流感季,門診、急診、病房爆滿。(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近期無論是耳鼻喉科、家醫科診所,抑或是急診,都可以看到滿滿人潮,加上剛開學不久、口罩令解除,傳染速度相當可觀。小兒科醫師陳木榮也在臉書表示,最近發燒的大人、小孩特別多,而前陣子大部分都是A型流感,最近則不時會驗出B型流感,呼籲民眾施打疫苗。對此,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也示警3族群應多加留意。 門診患者增加20至30%、發燒患者則暴增40%。(示意圖,與本文無關/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莫德納XBB疫苗9/26開打 65歲以上長者優先

XBB疫苗確定下週開打,疾管署宣布,因應新冠病毒株演變,目前國內外疫情仍持續且以XBB為主流病毒株,為防堵秋冬疫情再起,從9月26日起將分三階段開放民眾接種莫德納XBB疫苗,首波優先接種對象為65歲以上高風險族群。 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XBB.1.5疫苗是1個新的疫苗,長者、65歲以上的民眾如果打了之後,對於抵抗這個傳染力還有併發症都有顯著的提高。」 疾管署表示,為提升長者免疫保護力,才會列為首波接種對象。10月2日起開放醫護人員接種,10月9日才開放給全民接種,提供給滿6個月以上兒童、青少年或成人,經醫師評估可接種1到2劑。...

新冠疫情持續下降!疾管署:每日新增40例 死亡 6

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前排左二)、高醫副院長羅傳堯(前排左三)、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前排右三)、高醫感染內科主任林俊祐(後排左一)、衛教大使王宇婕(前排右二)共邀民眾參與衛教巡迴展。(方金媛/大紀元)...

秋冬疫情升溫 醫籲:醫療負載需提前部署

醫師提醒,年紀大、有慢性疾病、免疫不足或低下者都屬於脆弱族群,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時建議先使用快篩檢測,並盡速就醫用藥治療。圖為疫情期間民眾至部立桃園醫院篩檢站進行快篩。(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全球新冠病毒不斷變異,世界衛生組織已於今年8月將EG.5列為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 of...

30歲男得流感!「2天變重症」住院一個月 全因1指數超標

流感疫情持續。(圖/TVBS資料畫面) 今年流感疫情持續,且6月至8月病例數仍處增加階段,公費流感疫苗預計10月份開打,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提醒,流感為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之一,醫院就曾收治有一名男性年僅30多歲,BMI值(身體質量指數)超過35,得到流感後才過2天就變成重症送急診,住院了一個多月才出院,就是A型流感所造成,提醒民眾要格外注意,呼籲符合公費資格者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疫情。(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關於我們

台云環科有限公司

電話:+886-4-22257222
總部:台灣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28號2樓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