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前的研究已經證實:
暴露在空氣污染愈多的區域,氣喘盛行率會愈高,身為爸媽的你,不可不留意!
醫師娘親身分享
爺爺是個老菸槍,每天至少都要抽一至二包菸。雖然我勸了多次,可 是他一點也沒有想戒菸的念頭。每次爺爺想抱抱兩個孫女,跟她們玩,我 都會「好心」不厭其煩地提醒他:「爸,要先洗手,臉擦一下,才能跟孫 女玩啦。對了,衣服也要記得換,不然臭臭的菸味,孫女會不喜歡你喔」 這樣的善意提醒幾次後,爺爺竟然開始想戒菸了。
排除居家環境中的過敏污染源
居家室內的空氣污染源無所不在,除了二手菸與甲醛外,還包括祭拜焚燒的金紙、線香、香水精油揮發物、臭氧、二氧化碳、黴菌真菌的孢子、石綿粉塵,甚至從室外入侵的懸浮微粒(PM10、PM2.5)都算是。
台灣之前的研究已經證實:暴露在空氣污染愈多的區域,氣喘盛行率會愈 高。PM10與PM2.5等懸浮微粒對於五歲以下孩童呼吸道的傷害性更大,不只增加氣喘過敏的發作機會,累積在肺部更會增加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炎,甚至肺癌的機會。如何把這些惱人的汙染源排除,是每個爸媽必須要正視的功課。
我以下就是幾個建議給各位:
1.禁止吸菸
吸菸除了直接危害吸菸者本身,孩童吸入二手菸,呼吸道會產生過敏性疾 病與急性慢性呼吸道的感染。而大量煙霧包含的有毒氣體、重金屬懸浮粒子與致癌物質,會吸附在頭髮皮膚與衣物上,甚至殘留在牆壁、地毯與家具上很難清理掉。所以,戒菸是最佳選擇。
有吸菸習慣的家人,請務必不能在居家室內吸菸,連陽台也不行!要接觸孩童時,也請把雙手、臉與頭髮洗乾淨,衣物也要換洗。居家內的地毯、窗簾等容易吸附的家具也要定期清洗。
2.開窗戶維持空氣流通
根據研究統計,每天開窗戶至少一小時,可以降低過敏發生的機率。開窗戶的前提是室外的空氣品質要比室內好,如果是花粉散布的危險季節,或室外空汙指數已經高到不行(可參考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或自行購買儀器檢測),就不建議開窗戶。室內可用有HEPA等級的空氣清淨機或空氣交換機來降低室內的空氣懸浮物與有毒物質。
3.持續除濕
濕氣除了增加塵蟎的生長,也會增加室內黴菌的大量增生。我再一次不厭其煩地強調,每天至少除濕二小時,濕氣至少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以下。
4.減少高溫烹煮,加強廚房通風設備
中式炒菜的油煙是室內空氣主要汙染源之一。有研究統計發現,在通風不良的廚房內烹煮一小時,等於是抽兩包菸的危害!長期暴露在油煙中,也會增加肺癌發生機率。
中式炒菜的高溫烹煮會使食用油與食物油脂裂解氧化產生大量的化合物,其中的丙烯醛對於呼吸黏膜極強刺激的過敏化合物。曾經有其他的媽媽問我,是不是改換優質的好油就可以改善?答案有可能更糟!因為市面上好的食用油多強調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高,而這種所謂的好油如果發煙點低、不耐高溫煎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更容易產生大量油煙與化合物。
釜底抽薪的根本之道還是減少煎、炒、烹、炸等料理方式,改用燉、煮、 蒸、烤與涼拌等料理方式才能減少廚房的油煙。
5.定期清除粉塵
室內堆積的粉塵,除了是塵蟎孳生的溫床,更可能累積3C產品產生的化合物例如:鄰苯二甲酸、多溴二苯醚等,如果家中有孩童,很容易會把這些有毒物質吃下去。這些有毒物質不但會損害肝臟與腎臟,影響人體神經、大腦及內分泌系統,更與氣喘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性發生率息息相關。
所以,每天勤快地多用吸塵器把室內灰塵去除,對於抑制塵蟎與有毒粉塵是很簡單的方法。
資料來源:https://www.edh.tw/article/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