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的最新調查顯示空氣污染導致人類患病率上升,而且空氣污染程度有可能與新冠病毒至死率有關。法國5月中旬開始逐步解禁,但在8周的禁足期間,溫室氣體排放量只下降30%。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新冠疫情期間暫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不能替代減排改善氣候行動。
長期呼吸污染空氣或與新冠死亡率有關
根據 « 紐約時報 »近期消息,美國最新一項全國調查顯示首次提供了長期暴露於污染的環境中與新冠疫情死亡率之間有某種關聯。該研究表明,在新冠疫情暴發,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新冠病毒患者比該國污染較輕地區的患者更容易死於感染。
哈佛大學生物統計學教授弗朗西斯卡·多米尼奇領導研究下,對美國3080個地區進行的分析中發現,空氣中細小而高污染的PM2.5顆粒的高含量與新冠疾病的較高死亡率有關係,就是新冠死亡率高的地區也與人口密度和PM2.5濃度越高相吻合。
數周以來,科技人員猜測被污染的空氣與冠狀病毒引起的致死或重症之間有關聯。哈佛大學的分析是美國首個在統計學上進行關聯的研究,揭示了新冠死亡率與長期暴露於污染細顆粒物引發其它疾病之間有不少重疊。
就是,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中會增加遭受增加由於新冠病毒引發的其它病症。研究發現,長期污染暴露的輕微上升就可能會帶來與冠狀病毒相關的嚴重後果,統計還加入吸煙率和人口密度過高同樣導致死亡上升。
具體的說,就是細顆粒物含量高的地區生活了數十年的人比在細顆粒物污染小一個單位量的地區的人死於冠狀病毒的可能性要高15%。例如,哥倫比亞特區的死亡率高於比鄰近的馬里蘭州蒙哥馬里縣。
這項研究提供的證據表明,空氣污染程度越高的地區,那些住院人數、死亡人數較多,新冠的致死風險就越高。
並且哈佛的這項研究結果與早期因肺炎住院和死亡的報告相符。它證實了科學家們此前的懷疑和假設,就是空氣污染可能加劇新冠病情的嚴重程度。
貧困高污染地區病人多
這項研究為解釋呼吸污染程度更高的空氣是如何使人們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的提供了新的證據。
多米尼奇博士和其他公共衛生專家指出,這項研究沒有分析單個病人的數據。目前還不清楚顆粒物污染是否與新冠病毒的傳播有關,也不清楚長期暴露於污染下是否會直接導致更大的患病風險。
隨着科學家們對新冠疫情發展有更多了解,這項研究也可能對空氣質量監管會產生深遠影響。
特朗普總統領導的美國政府過去三年一直以清潔空氣監管對工業造成沉重負擔為由,努力削弱這類空氣監管機構。哈佛報告作者多米尼奇教授說,他們希望這一結果將能幫助阻止全球空氣質量進一步惡化,特別是在一些國家政府疫情期間放鬆污染管控措施。
無獨有偶,德國地球科學家亞倫·奧根也做出類似的分析,就是通過研究空氣污染的衛星數據、氣流數據以及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和德國通報的新冠疫情死亡人數。該調查得到的結論是:在二氧化氮濃度高而且空氣因地勢難以讓空氣循環,導致污染微粒無法散去,居民在感染新冠肺炎後死亡率較高。如意大利北部的高污染水平也是新冠高致死率地區,污染屬於一個導致死亡率升高的輔助因素。如西班牙馬德里大區或中國武漢也不例外,大家發現一個特點:都是周圍環山。這更可能造成空氣滯留,污染物質更高。還有人口、年齡、不同健康體系以及預防措施差別等其它因素導致新冠死亡率高。
環境污染對死亡率的影響有多大,目前科學家們的回答是為時過早給出答案,科學家們呼籲世界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找出解答。就是病毒導致死亡原因,考慮的不僅是病人的疾病史和病亡者的年紀或他們是否吸煙,也許環境的污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空氣污染傷害人體
此前多項研究發現,暴露在細小顆粒物下會增加人們患肺癌、心臟病、中風甚至早逝的風險。就是PM2.5懸浮微粒對人體傷害大,因為這些超小顆粒它的直徑大約為人頭髮的三十分之一,容易通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可以導致包括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癌等,跟人體健康直接相關。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發布調查結果顯示,每年死於空氣污染的人數高達700萬左右。而且,全球9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空氣污染超標的地方,大多數在貧窮國家。如南亞、中東、撒哈拉以南和北非的國家。而且根據世衛組織和聯合國的幾份報告,去年智利、巴西、墨西哥和秘魯的空氣污染也達到危險水平。
研究顯示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中會減低人體的免疫力,特別是吸煙造成後果嚴重,因為吸煙會削肺部弱粘膜的防禦力,導致肺部無法過濾或者阻擋吸入的病毒。
沒有定論但需要預防
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仍未得到完全的控制,研究顯示,嚴重的空氣污染可能會增加新冠患者死亡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表示根據現有數據庫繪製一份全球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地圖,提供給那些污染嚴重的國家,包括拉美、非洲以及亞洲的許多國家,以便這些國主管部門更好應對疫情。
新冠病毒是否改善空污?
新冠病毒的出現,導致世界各國禁足,經濟生產活動降低,曾經繁忙的交通減緩,甚至野生動物再次回到一些城市中,這些都間接降低了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世界環境問題並未減少。
從衛星圖片上可以看出,歐洲和亞洲的空氣品質顯著上升。霧霾污染嚴重的中國城市雖然在封城期間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但是進入6月隨着復工,空氣污染再度上升。
法國同樣在禁足8周期間,經濟生產幾乎突然停止,溫室氣體排放至少下降30 %,這主要得力於停止了航空飛行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幅度下降,工業生產排放二氧化碳至少下降− 27 %,但是農業生產排放二氧化碳沒有減少。
世界氣象組織預測,新冠疫情造成交通流量和工廠生產停擺,可能使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6%,衛星圖片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明顯下降,創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高的降幅。新冠疫情期間暫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這並不足以中止氣候變遷,也不能替代氣候行動。
資料來源: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