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死亡人口創新高! 醫揭原因:「肺炎鏈球菌」是奪命因子,7 類人快去打疫苗

2024/11/15疫情新聞

潮健康/編輯部 林昱彣

 

19-64 歲未打過這疫苗  感染「1 細菌」風險達 17 倍

根據疾管署資料指出,今(2024)年流感季自 10 月 1 日開始僅一個月,疫情尚未進入流行期,就分別創下重症、死亡數 10 年新高;若合併細菌感染,更可能成為脆弱族群的奪命因子。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被政府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疾病,截至今年 10 月,疾管署資料顯示該疾病確診病例近 200 例,達 5 年來同期新高、65 歲以下民眾更超過 6 成。事實上,尚未在公費補助疫苗施打範圍的 19-64 歲慢性族群,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風險最高可達 17 倍。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醫師表示,台灣每年因肺炎死亡的人數超過一萬人,長期位居國人第三大死因;尤其在秋冬流感季,感染流感並引發肺炎住院之患者,若合併細菌感染,死亡風險將增加近 3.4 倍,其中肺炎鏈球菌是引發細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

 

比心腦血管、腎臟病還棘手!  肺炎鏈球菌恐成糖友「致命殺手」

50 歲以上成人如患有多種疾病,恐將顯著增加感染肺炎鏈球菌併發肺炎的風險。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嘉興醫師說明,相較無共病者,若有 5 種以上共病,感染肺炎鏈球菌併發肺炎風險高達 9 倍。另外,隨著年齡增加,氣喘、糖尿病及慢性肺部疾病等慢性病族群,患病風險也將隨之攀升。

「糖友的免疫系統薄弱,加上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肺功能損傷風險是健康成人的 1.6 倍;另外,糖友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風險更暴增 4 倍!」

張嘉興醫師指出,因糖友常伴隨肥胖、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共病,「肺炎」風險增加,如今已成糖友致命殺手,10 年來台灣男女死亡率分別飆升 5 成及 9 成。相對於心血管、腦血管及腎臟病等共病的住院率下降,肺炎住院率卻在上升,尤其遇上「肺炎鏈球菌血清型」更易出現嚴重併發症,提高插管、入住加護病房甚至死亡風險。

 

肺炎鏈球菌「惡中之惡」!  它是慢性肺阻塞疾病惡化主因

台灣腎臟醫學會祕書長許永和醫師對此補充,慢性腎臟疾病晚期病患免疫功能較為低下,相較同齡健康者,18-64 歲慢性腎病患者的感染風險增加 17.5 倍;而「感染」正是腎病病患第 3 大死因,2020 年因感染住院的末期腎臟病患者,近 4 成在出院後 1 個月內死亡;因「肺炎」住院的腎病病患,也有逾 3 成出院後一個月內死亡。最後,感染「肺炎鏈球菌血清型 3」的慢性腎病患者,易提高重症以及入住加護病房風險。

氣喘患者因長期呼吸道炎症,肺炎鏈球菌更易侵入體內並影響肺功能,與健康成人相比,風險增加 4 倍之多。張嘉興醫師表示,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後可能加重氣喘症狀,並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如敗血症、腦膜炎等,甚至導致急性氣喘發作併發肺炎,死亡風險增 3.71 倍。

另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較差,與健康成人相比,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風險增高達 9-10 倍。「肺炎鏈球菌血清型 3」則是引發 COPD 急性惡化主因,加速肺功能衰退和疾病進程,增加再次惡化、住院或死亡的風險。

 

被 WHO 點名「15 大超級細菌」  6 成肺炎鏈球菌具高度抗藥性

肺炎鏈球菌已被世衛組織(WHO)點名為當前最需要被關注的 15 種超級細菌之一。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醫師指出,數據顯示,超過 10% 肺炎鏈球菌對第一線抗生素(如盤尼西林)具高度抗藥性,而 60% 肺炎鏈球菌對於常見治療藥物(如克林黴素、紅黴素)有高度抗藥性,導致臨床上肺炎治療困難。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政洵醫師提醒,肺炎鏈球菌中易引發侵襲性疾病的血清型多達 10 餘種,最具威脅的是「肺炎鏈球菌血清型」,因其堅硬的外殼讓免疫系統難以察覺並抵禦,多年來持續位居台灣成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前 5 大血清型,台灣接種 PCV13 後,肺炎鏈球菌血清型 3 所佔比例仍維持約 10%。因此,挑選自身適合的疫苗施打可謂至關重要。

 

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如何預防?  專家呼籲:7 族群應盡早施打疫苗

至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如何預防?李秉穎醫師強調,我國現行核准可供民眾選擇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 3 種:最新型 15 價結合型疫苗(PCV15)、13 價結合型疫苗(PCV13)以及 23 價多醣體疫苗(PPV23)。所謂價數指的就是疫苗能預防多少種血清型,如 15 價可以預防 15 種血清型 。

根據 2024 台灣 ACIP 最新建議指出,除了幼童及 65 歲以上老人外,也建議 19 歲以上至未滿 65 歲的成人慢性疾病族群(包含慢性疾病: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等)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此次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攜手四大醫學會: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腎臟醫學會,共同呼籲 19-64 歲風險慢性病族群,秋冬流感高峰當心肺炎鏈球菌感染釀重症致死。民眾應注意自身健康,諮詢醫師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遠離肺炎致命威脅。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流感疫情嚴峻!疾管署曝2數據雙創同期新高
歡迎加入[病不毒 空氣濾網]粉絲團

相關新聞

炎夏抗疫,輕鬆給力

立即加入官方LINE@參加濾網免費送活動    活動日期:8/1~9/30,可獲得1盒空氣濾網價值599元,3000盒送完為止 本公司保有活動最終解釋之權利   家庭時光: 炎熱的酷夏來臨,一家人待在客廳裡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病不毒默默地工作著,過濾著空氣中的細菌和灰塵,並散發出淡淡的清新氣息,讓每個呼吸都變得更加安心。 書臥守護: 書房臥房裡還有一位靜靜的魔法師—亮白色方形的空氣濾網。悠閒的午後,它都不知疲倦地吸納PM2.5與異味,為親人提供了一個隱形的防護罩,讓這個家瞬間享有純淨恬逸的呼吸環境。 幸福溫馨:...

抑菌抗病毒 一步到位

桃園市第二次再度曝發防疫旅館的群聚感染,陳時中部長研判可能是中央空調惹的禍,領有空氣品質証照的黃致傑指出,十之八九是病毒藏在通風管路中,旅館的工作人員全程戴口罩,也用酒精到處消毒了,但是却忽略了空氣的消毒;而市面上的空氣濾網都只有阻隔細菌的功能,連口罩都不能阻擋病毒,唯有「病不毒空氣濾網」,物理性的直接消毒殺菌,還得到了台灣第一家國際ISO18184的抗病毒濾網驗証確效。...

疫情新聞

新冠後麻疹疫情大爆發 醫示警:少做1事無法倖免

越南近日傳出大規模麻疹疫情,今年至今已逾3000人確診,5人死亡,嘉義市也出現一名去過越南旅遊的確診個案。醫師黃軒指出,麻疹病毒的傳染力比新冠還可怕,沒打疫苗的人幾乎無法倖免,但網路上卻傳接種麻疹疫苗恐導致自閉症等錯誤訊息,讓家長不敢帶孩子去打針,提醒民眾儘早接種麻疹疫苗,避免疫情擴大。...

上周類流感門急診仍破10萬人 死亡病例累積254例

圖為醫護人員為民眾施打流感疫苗 。(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原預估本周就要脫離流行的流感,卻還在流行!疾管署18日表示,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仍突破10萬人次,雖連續呈下降趨勢,但急診個案高居不下,還處流行期,尤其氣溫再度驟降,恐延長到三月底才會脫離流行,將評估是否持續擴大公費抗病毒藥物使用。 疾管署表示,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共10萬8156人次,新增45例重症,15例死亡個案,死亡個案中有14例未接種疫苗,新增及死亡個案均以感染A型H1N1為多。...

小心第二波流感 台大醫示警:4月防2病毒「手牽手」來襲

台大醫示警,小心4月第二波流感和新冠疫情同時升溫。圖為在醫院做新冠快篩的民眾。(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今年流感疫情仍處流行期,與往年相比顯得異常。疾管署統計,上週類流感就診人次衝破18萬,創十年來新高,重症死亡病例也最多。台大醫示警,今年第一波流感仍在流行,依照往年經驗,不排除會有第二波流感;加上新冠病毒新變種株LP.8.1蠢蠢欲動,要小心4月時,第二波流感和新冠疫情同時升溫。...

流感遲不降溫!黃立民示警有「第2波」延續到夏天:新冠變種恐一起來

▲黃立民認為本次流感遲不降溫,估還有第二波流行。(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流感疫情未歇。本次流感季有多位名人殞落,包含春節期間的大S徐熙媛,今再傳出高雄骨科名醫吳明峯近日在寒流來襲時猝逝。對此,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今(14)日表示,本次流感與往年大不相同,疫情罕見的持續到2月都沒斷過,估計會延續到夏天,恐還有第二波流行。...

流感估下週脫離流行期 增購疫苗幾乎打完

圖為民眾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1日電)疾管署今天表示,流感、腹瀉疫情皆持續下降,其中流感上週門急診就診約11.1萬人次,預估最快下週脫離流行期。先前增購的10萬劑流感疫苗,已幾乎接種完畢。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在例行疫報說明,流感疫情目前呈下降趨勢,其中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10.9%,低於流行閾值的11%,不過仍須再觀察1週,預估最快下週脫離流行期;腹瀉部分,上週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下降9%,不過個案數仍多,也仍為5年同期最高,須持續注意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