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2例百日咳確定病例,這是位在北部的一起校園群聚案件,指標個案為12歲男童,十一月底出現發燒、咳嗽有痰、食慾和活動力下降等情形,後續因症狀沒有改善再次就醫,採檢後在12月12日確診。衛生單位匡列接觸者進行健康監測,家庭接觸者3人無症狀,已預防性投藥;而同校密切接觸者16人,其中1人有咳嗽症狀,經採檢,也在12月17日確診。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整起的一個百日咳的群聚的事件,到目前為止,總共我們匡列的接觸者有30人,會追蹤到1/7。」
疾管署指出,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目前我國有提供嬰幼兒疫苗,不過疫苗保護力會隨時間逐漸減弱,效力衰退後,感染風險可能增加。臨床兒科醫師指出,感染百日咳初期會有類流感症狀,併發肺炎的風險較新冠與流感高,因此若久咳不癒就要特別留意。
小兒胸腔科主治醫師陳萬德說明,「先把其他因素排除掉,都找不到原因,到最後我們還是會驗百日咳。小朋友大概就是建議說,11歲以後就可以考慮打(疫苗);假如說你真的要好好預防,就是每十年打一次。」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全球多國出現百日咳疫情上升且趨勢嚴峻,而我國今年已累計30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其中29例為本土病例,1例為境外移入,病例數是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提醒民眾若有陣發性咳嗽、呼吸有哮喘聲、或咳嗽後嘔吐等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
薛宜家 林志堅 台北報導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比新冠更痛苦!上班族「躺整一週」被A流嚇爛
歡迎加入[病不毒 空氣濾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