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6個月無法打流感疫苗,孩子該如何獲得保護力? 防疫醫師公開「2自保方式」

2023/10/30疫情新聞

未滿6個月無法打流感疫苗,孩子該如何獲得保護力? 防疫醫師公開「2自保方式」

 

國內流感疫情仍在流行期,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新增34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1例是本季(2023年10月1日起)最小的重症個案為4個月大的男嬰。由於年齡未達流感疫苗接種標準(年滿6個月以上),因此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特別提醒2點保護家中小小孩的方法。

 

本季流感重症已有15例 最小年齡僅4個月大

疾管署10月11日表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達110,210人次,與前一週相當,可能受連續假期部分門診休診影響,尚須觀察後續疫情變化。另外,上週新增34例流感併發重症(18例A型H1N1、14例A型H3N2、1例A未分型、1例B型)。

而10月1日起又是一個新的流感季,根據疾管署統計本(2023-2024年)流感季自今(2023)年10月1日起截至10月9日已累計15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1例重症為北部4個月大的男嬰,是目前本流感季中年齡最小的個案。

林詠青醫師表示,男嬰本身沒有潛在疾病,在9月下旬開始有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並前往診所就醫,不過2天後發燒症狀仍持續,且有食慾變差、活動力下降等情形,送往急診經流感快篩為陽性。

由於男嬰有脫水情形,而且肺部X光顯示已有肺炎,因此當下便入住加護病房治療。林詠青醫師提到,男嬰治療後效果不錯,因此在入院2天後便轉到一般病房,在一般病房3天後症狀改善便出院返家。

 

未滿6個月不可打流感疫苗 醫師提2方法獲保護力

由於這名男嬰僅有4個月大,未到達流感疫苗接種的最小年齡,像這樣無法獲得疫苗保護的嬰兒該如何獲得保護力呢?林詠青醫師表示,有以下2點要呼籲:

  • 家中若有6個月以下的小小孩,照顧者及家屬應接種流感疫苗保護孩子
  • 若孕婦接種疫苗,孩子在出生後其實也可以獲得來自媽媽的保護力

因此,家中家長可以透過上述2個方法,讓出生後無法接種疫苗的孩子們對流感病毒也能有保護效果。此外也應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等措施,才可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

疾管署也提醒,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流感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健康狀況,自10月2日起已開放流感疫苗接種,截至10月10日累積接種1,232,957人次,呼籲符合公費流感疫苗資格的民眾應儘速接種。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疫情 5+n,疫情 親子關係,冷氣濾網 空氣濾網,疫情 台灣,空氣濾網 品牌,空氣濾網 推薦,口罩 2023,口罩3D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戴口罩未必夠 接種疫苗防流感
歡迎加入[病不毒 空氣濾網]粉絲團

相關新聞

炎夏抗疫,輕鬆給力

立即加入官方LINE@參加濾網免費送活動    活動日期:8/1~9/30,可獲得1盒空氣濾網價值599元,3000盒送完為止 本公司保有活動最終解釋之權利   家庭時光: 炎熱的酷夏來臨,一家人待在客廳裡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病不毒默默地工作著,過濾著空氣中的細菌和灰塵,並散發出淡淡的清新氣息,讓每個呼吸都變得更加安心。 書臥守護: 書房臥房裡還有一位靜靜的魔法師—亮白色方形的空氣濾網。悠閒的午後,它都不知疲倦地吸納PM2.5與異味,為親人提供了一個隱形的防護罩,讓這個家瞬間享有純淨恬逸的呼吸環境。 幸福溫馨:...

抑菌抗病毒 一步到位

桃園市第二次再度曝發防疫旅館的群聚感染,陳時中部長研判可能是中央空調惹的禍,領有空氣品質証照的黃致傑指出,十之八九是病毒藏在通風管路中,旅館的工作人員全程戴口罩,也用酒精到處消毒了,但是却忽略了空氣的消毒;而市面上的空氣濾網都只有阻隔細菌的功能,連口罩都不能阻擋病毒,唯有「病不毒空氣濾網」,物理性的直接消毒殺菌,還得到了台灣第一家國際ISO18184的抗病毒濾網驗証確效。...

疫情新聞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疫情嚴峻 伊科11型再添2死1重症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7日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國內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疫情嚴峻,上週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伊科死亡、1例重症;今年累計已7例腸病毒重症(含5死)其中4死1重症為伊科病毒11型。 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嚴峻 疾管署籲堅壁清野避免接觸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今天在例行疫報表示,上週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為南部新生兒男嬰;並新增2例腸病毒重症死亡,均為10日記者會公布的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因染伊科病毒11型併敗血症休克不幸過世。...

秋冬恐再一波新冠 羅一鈞:10月疫苗再開打「左流右肺」

▲疾管署預計10月會再開打流感和新冠肺炎疫苗。(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國內新冠肺炎高峰期已過,衛福部今公布統計,新冠掉出113年最新10大死因。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上周就診人次還沒有完全統計完成,但預估會落在約6萬8千人左右,雖然已有下降趨勢,但降幅沒有很大,預估流行期會到8月初,另評估秋冬還會有一波新冠疫情,預計10月1日一樣會開打「左流右肺」的流感和新冠疫苗。 衛福部今公布11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113年死亡人數20萬1,383人 ,...

新冠高風險族群 專家籲下修至50歲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新冠高風險年齡應下修至五十到六十歲,以符合實際情況與鄰近國家作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衛福部疾管署十日公布新冠疫情統計,上周(六月一日至七日)新冠就診人次較前一周上升百分之九點三,增幅趨緩,但五十至六十四歲住院人次增加百分之五十一點一,顯示中高齡族群面臨新冠中重症風險。專家表示,從數據觀察及鄰近國家做法皆建議,新冠高風險年齡應下修至五十到六十歲,一旦染疫可接受公費篩治,降低重症與死亡率。 王復德:與病毒共存 言之過早...

新冠疫情達高峰! 台「病毒亂鬥」遲未有「多合一」快篩

新冠疫情持續升溫,上週有超過7萬人就醫,雖然較前一週增加9.3%,但增幅趨緩,疾管署評估,疫情應該已經達高峰,民眾仍要積極防疫。特別是近期包括流感、新冠、腺病毒等症狀都相同,很多人連續看好幾次醫生也沒好。網路上就有民眾分享,鄰近的香港或是澳洲都已經有多合一的快篩,希望能驗出來對症下藥,偏偏台灣目前在市場上還看不到,藥師直指案情不單純。 棉棒輕輕放入鼻腔,大多民眾都有使用快篩試劑經驗,但看看這款檢測試劑卡夾,不只能篩新冠病毒,還能同時篩A型流感B型流感,三合一一次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