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塗料是如何產生作用機制?

2020年12月15日常見問題 Q&A

【Q:抗病毒塗料是如何產生作用機制?】

A:
1.銀離子與細菌硫氫基進行反應抑制細菌繁衍
2.進行氧化還原作用分解病菌病毒
3.塗料表面帶有正電荷,電荷拉扯細菌細胞膜破裂


【Q:病毒與細菌的差別!?】

A:病毒和細菌不管是在大小、起源還是在對身體的作用上都有重大的差異。病毒是最小也最簡單的生命體,它們要比細菌小10到100倍。細菌是單細胞生物,可以在其他細胞內外生存。就是沒有寄主也能存活。然而病毒是細胞內生物,它需要侵入其他細胞並在細胞內生存。病毒會改變寄主的遺傳物質,從而利用寄主製造出大量病毒。


【Q:黴菌是什麼!?】

A:黴菌是對菌絲體發達,而又不產生大型肉質子實體的絲狀真菌的俗稱。黴菌的菌絲成長管、分支狀,無橫隔壁,具多個細胞核,並會聚成菌絲體。黴菌常用孢子的顏色來稱呼,如黑霉菌、紅黴菌或青黴菌。


【Q:傳染病是如何散播的!?】

A:傳染病是由微生物所造成而來,微生物散播的方式不少,可由某甲佳處某乙時,附著在其手上;或藉著唾液等體液及尿液、糞便或排泄物船過去;也可在打噴嚏時,藉著飛沫散播開來。微生物也可能汙染水源或食物,而人類在飲水或進食後受到感染。有時微生物也藉助某些媒介動物,如蒼蠅、蚊子等來傳播。


此外,若空調系統裡有致病的微生物存在,也可能造成大量的感染。微生物為了達到繁殖的目的,會利用各式各樣的管道來散播。但只要多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環境衛生,傳染病也並非難以避免。

相關新聞

清冠一號不只治新冠 對流感、肺炎黴漿菌也有效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揮重要功效的「台灣清冠一號」,緊急使用授權(EUA)將於明(2024)年6月到期,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今(11/30)日透露,目前已有一家藥廠完成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在明年EUA到期後,至少會有一間藥廠取得正式藥證。 中醫師公會30日召開「清冠一號對類流感疾病應用」記者會,會中以清冠一號在科學研究下的實證,證實除了對新冠之外,對於目前中國流行中的7種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鼻病毒、肺炎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都有顯著的效果。...

黴漿菌襲台 小兒科湧病患 國中師狂咳四月續低燒中標

大陸黴漿菌疫情攀升,台灣也不可輕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大陸黴漿菌呼吸道疫情急速攀升!時序進入冬季,不少病毒接續而來,包括:新冠、流感與黴漿菌等呼吸道病原。其中大陸近期染上黴漿菌呼吸道病例持續飆升,台灣不得不嚴陣以待,小兒科醫師證實近期院內收治了不少黴漿菌病患,不僅狂咳還等到後續才快篩出此病症。另疾管署前天(26日)呼籲診所醫院應實施「TOCC」機制,同時更提升了機場篩檢機制,呼籲民眾應主動通報病情、切勿隱瞞。 小兒科醫師證實近期黴漿菌患者有增多趨勢。(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內地流感疫情升溫 青壯年群組以新冠等呼吸道病原為主

【on.cc東網專訊】中港恢復通關後,港人北上消費成為常態。不過,國家衞生健康委周日(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說明內地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監測顯示近期以流感為主,另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分析認為近期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續上升與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有關。會上指出,不同年齡層流行的主要病原體亦有所不同。...

流感流行期 醫點名3種人容易感冒 一年病7、8次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疾管署最新預測,新冠疫情高峰將延遲至明年1月,另流感也持續在流行期,家醫科醫師指出,一般人一年感冒約3、4次,有些免疫功能較差者則多達7、8次,並點名「3種人」為易感冒體質。 一般人一年感冒約3、4次,有些免疫功能較差者則多達7、8次,點名「3種人」為易感冒體質。(圖/pexels)...

關於我們

台云環科有限公司

電話:+886-4-22257222
總部:台灣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28號2樓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