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沒用?完全接種者 仍可能確診

2021年03月30日疫情新聞

全美接種新冠疫苗的人逐漸增加,但也出現注射疫苗後仍感染的案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公布的兩項研究報告指出,雖然機率非常低,但即使完成疫苗接種仍有染疫的風險,也因此明尼蘇達州公衛官員對該州89人已完成疫苗接種仍染疫「並不意外」。

該報告中的一項研究指出,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共8121名已接種疫苗的員工出現四例感染;另一項研究則是在聖地牙哥加州大學醫學體系及洛杉磯加大格芬醫學院,1萬4990人在完成第二劑輝瑞(Pfizer)或莫德納(Moderna)疫苗接種超過兩周後,仍有七人感染。

專家表示,這幾起案例證明接種疫苗後並非完全免疫,防疫措施仍不可忽視;聖地牙哥加大醫學系傳染病專家托瑞亞尼(Francesca J. Torriani)說:「民眾接種疫苗後不該就摘下口罩,在免疫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前都不該掉以輕心。」

托瑞亞尼也說,這些後來感染的案例並非所有人都出現症狀,即使有症狀也都輕微,甚至有人完全沒有症狀;這證明疫苗確實有一定程度的保護力,能避免重症或住院治療。

截至22日,明尼蘇達州共86萬2955人完成疫苗接種,接種的疫苗包括分兩劑的輝瑞和莫德納,還有僅需一劑的嬌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

由於輝瑞及莫德納皆宣稱疫苗為95%有效,嬌生疫苗則是66%,該州傳染病中心主管依瑞斯曼(Kris Ehresmann)表示,有人注射後還感染並不意外。

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甚至稱有些員工接種疫苗後染疫,卻沒有任何症狀;該校醫學中心主任沃爾(David Wohl)認為,疫苗確實如期發揮功效,其目的只在預防重症,而非完全免疫。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發言人諾德隆德(Kristen Nordlund)表示,目前當局正探究其中一項主要原因:「造成疫苗接種後感染的是否為特定變種病毒?」,但諾德隆德說:「這點目前仍沒有證據。」

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傳染病專家沙夫納(William Schaffner)則說,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疫苗在免疫力較弱的人身上,有效性可能也會減弱。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4/5345654

相關新聞

清冠一號不只治新冠 對流感、肺炎黴漿菌也有效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揮重要功效的「台灣清冠一號」,緊急使用授權(EUA)將於明(2024)年6月到期,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今(11/30)日透露,目前已有一家藥廠完成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在明年EUA到期後,至少會有一間藥廠取得正式藥證。 中醫師公會30日召開「清冠一號對類流感疾病應用」記者會,會中以清冠一號在科學研究下的實證,證實除了對新冠之外,對於目前中國流行中的7種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鼻病毒、肺炎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都有顯著的效果。...

黴漿菌襲台 小兒科湧病患 國中師狂咳四月續低燒中標

大陸黴漿菌疫情攀升,台灣也不可輕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大陸黴漿菌呼吸道疫情急速攀升!時序進入冬季,不少病毒接續而來,包括:新冠、流感與黴漿菌等呼吸道病原。其中大陸近期染上黴漿菌呼吸道病例持續飆升,台灣不得不嚴陣以待,小兒科醫師證實近期院內收治了不少黴漿菌病患,不僅狂咳還等到後續才快篩出此病症。另疾管署前天(26日)呼籲診所醫院應實施「TOCC」機制,同時更提升了機場篩檢機制,呼籲民眾應主動通報病情、切勿隱瞞。 小兒科醫師證實近期黴漿菌患者有增多趨勢。(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內地流感疫情升溫 青壯年群組以新冠等呼吸道病原為主

【on.cc東網專訊】中港恢復通關後,港人北上消費成為常態。不過,國家衞生健康委周日(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說明內地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監測顯示近期以流感為主,另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分析認為近期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續上升與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有關。會上指出,不同年齡層流行的主要病原體亦有所不同。...

流感流行期 醫點名3種人容易感冒 一年病7、8次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疾管署最新預測,新冠疫情高峰將延遲至明年1月,另流感也持續在流行期,家醫科醫師指出,一般人一年感冒約3、4次,有些免疫功能較差者則多達7、8次,並點名「3種人」為易感冒體質。 一般人一年感冒約3、4次,有些免疫功能較差者則多達7、8次,點名「3種人」為易感冒體質。(圖/pexels)...

關於我們

台云環科有限公司

電話:+886-4-22257222
總部:台灣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28號2樓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