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猴痘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

2022年06月29日疫情新聞

上週,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針對希望保護自己免受猴痘感染的旅行者更新了指南。其中一個建議是:「戴口罩。戴口罩有助於預防許多疾病,包括猴痘。」
週一深夜,該建議被刪除
「疾控中心從猴痘旅行健康通知中刪除了戴口罩的建議,因為它引發了困惑,」疾控中心在週二的一份聲明中說。
然而,疾控中心仍然表示,在猴痘傳播的國家,「家庭接觸者和醫護人員」應該考慮戴口罩。該指南也適用於「其他可能與猴痘確診者有密切接觸的人」。
這一轉變暗示了當前猴痘疫情中一個極少被提及的方面:該病毒——至少在很短的距離內——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專家在採訪中說,雖然空氣傳播只是整體傳播的一個小因素,但沒有確切估計它的比重有多大。
自5月13日報告疫情首例病例以來,已有31個國家的1000多人被診斷出感染了該病毒,至少還有1000例正在接受觀察。截至週二,美國已在12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記錄了31例病例。
在以前的疫情中,大多數病例發現於與感染者或動物有密切接觸的人。但在某些情況下,空氣傳播是感染的唯一解釋。
在疾控中心網站的其他地方,它仍然敦促猴痘患者戴上外科口罩,「尤其是那些有呼吸道癥狀的人。」它還要求家庭成員在猴痘患者在場時「考慮戴上外科口罩」。
人們認為猴痘的行為與它的同屬「近親」天花很相似。在2012年對天花傳播的綜述中,馬里蘭大學病毒專家唐納德·米爾頓博士描述了幾起空氣傳播的案例。
他寫道,這是1947年紐約暴發天花疫情唯一合理的解釋,當時一名患者顯然感染了醫院相隔七層樓的一名患者。然後,在1970年,在德國梅舍德一家醫院,經由大樓內的氣流傳播,一名患者感染了三個樓層的其他幾名患者。
研究2017年奈及利亞猴痘疫情的科學家觀察了監獄內的傳播病例,並記錄了兩名醫護人員的感染情況,這兩名醫護人員與患者沒有直接接觸。
在世界衛生組織上週組織的一次科學會議上,幾位研究人員就猴痘的許多未知方面進行了討論,包括其主要傳播方式。
紐約人在1947年暴發天花期間接種疫苗。在少數記錄在案的傳播中,空氣傳播是感染的唯一解釋。
紐約人在1947年暴發天花期間接種疫苗。在少數記錄在案的傳播中,空氣傳播是感染的唯一解釋。 FPG/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真正的或主要的傳播途徑非常模糊,其中一些可以在動物模型中得到解決,」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研究員南希·沙利文在會議上說。「也許這一點在一些實驗室研究中需要佔據優先地位。」
但在與新聞界和公眾的簡報中,衛生官員沒有明確提到空氣傳播的可能性或使用口罩進行保護。
在採訪中,他們強調了較大呼吸道飛沫的作用,它們從感染患者體內排出並飄到物體或人身上。美國疾控中心病毒研究首席專家安德里亞·麥科勒姆說,猴痘感染需要「非常密切的持續接觸」。
「這不是一種在幾米內傳播的病毒,」她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非常小心地表述這個問題。」
當被問及衛生官員是否應該讓更多人了解空氣傳播的可能性時,麥科勒姆女士說:「這個問題有一定道理,我們今後當然應該考慮這一點。」
疾控中心向擔心猴痘的旅行者提出戴口罩的建議後迅速反轉,這讓人想起該機構早期曾否認新冠病毒是通過空氣傳播的。2020年9月,疾控中心發布了關於新冠病毒通過空氣傳播的指南,但幾天後又突然撤回
直到2021年5月,疾控中心才承認新冠病毒有可能「在空氣中懸浮幾分鐘到幾小時」。
大多數關於猴痘病毒的信息都是從對天花的研究中收集到的。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天花是如何傳播的,包括它存在於被稱為氣溶膠的微小液滴中,以便做好準備應對生物恐怖分子對它的利用。
「大多數人認為天花通常是通過較大飛沫傳播的,但它偶爾會——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通過小顆粒氣溶膠傳播,」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的病毒學家馬克·查爾伯格說。
米爾頓博士警告,規劃預防猴痘潛在的空氣傳播在醫院中尤為重要,因為防止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的措施並不普遍。
隨著猴痘疫情的持續,許多患者因癥狀輕微而在家隔離。專家說,這些家庭的成員可能需要考慮空氣傳播的可能性。
關於猴痘仍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包括為什麼當前的疫情只產生了癥狀相對較輕的病例。科學家們不知道無癥狀者是否會傳播病毒,病毒已經在社區中傳播了多長時間,以及是否可以通過精液或陰道分泌物傳播。
有證據表明,孕婦會將猴痘病毒傳染給胎兒。剛果民主共和國的216名患者參與了一項觀察性研究,這是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五名孕婦中有四名出現流產。研究人員在胎兒體內發現了病毒和病毒性病變。

相關新聞

清冠一號不只治新冠 對流感、肺炎黴漿菌也有效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揮重要功效的「台灣清冠一號」,緊急使用授權(EUA)將於明(2024)年6月到期,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今(11/30)日透露,目前已有一家藥廠完成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在明年EUA到期後,至少會有一間藥廠取得正式藥證。 中醫師公會30日召開「清冠一號對類流感疾病應用」記者會,會中以清冠一號在科學研究下的實證,證實除了對新冠之外,對於目前中國流行中的7種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鼻病毒、肺炎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都有顯著的效果。...

黴漿菌襲台 小兒科湧病患 國中師狂咳四月續低燒中標

大陸黴漿菌疫情攀升,台灣也不可輕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大陸黴漿菌呼吸道疫情急速攀升!時序進入冬季,不少病毒接續而來,包括:新冠、流感與黴漿菌等呼吸道病原。其中大陸近期染上黴漿菌呼吸道病例持續飆升,台灣不得不嚴陣以待,小兒科醫師證實近期院內收治了不少黴漿菌病患,不僅狂咳還等到後續才快篩出此病症。另疾管署前天(26日)呼籲診所醫院應實施「TOCC」機制,同時更提升了機場篩檢機制,呼籲民眾應主動通報病情、切勿隱瞞。 小兒科醫師證實近期黴漿菌患者有增多趨勢。(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內地流感疫情升溫 青壯年群組以新冠等呼吸道病原為主

【on.cc東網專訊】中港恢復通關後,港人北上消費成為常態。不過,國家衞生健康委周日(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說明內地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監測顯示近期以流感為主,另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分析認為近期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續上升與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有關。會上指出,不同年齡層流行的主要病原體亦有所不同。...

流感流行期 醫點名3種人容易感冒 一年病7、8次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疾管署最新預測,新冠疫情高峰將延遲至明年1月,另流感也持續在流行期,家醫科醫師指出,一般人一年感冒約3、4次,有些免疫功能較差者則多達7、8次,並點名「3種人」為易感冒體質。 一般人一年感冒約3、4次,有些免疫功能較差者則多達7、8次,點名「3種人」為易感冒體質。(圖/pexels)...

關於我們

台云環科有限公司

電話:+886-4-22257222
總部:台灣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28號2樓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