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但還有一種同樣具高度傳染性的肺結核也不能輕忽。烏日林新醫院先前接獲一起案例,有名32歲的女性作業員咳嗽3個月都未就醫,後來終於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她的右下肺葉有浸潤的情況,經化驗痰液後才得知她竟罹患「開放性肺結核」,院方趕緊通報疾管署。
烏日林新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許人文指出,新冠肺炎與肺結核的傳播途徑十分相似,都是透過飛沫、空氣傳染。平均1位肺結核患者可以傳染病毒給10位健康民眾,其威脅性不小於Omicron病毒株。但因染疫後症狀不甚明顯,加上每個人症狀都不太相似,因此容易被忽略。
許人文表示,近期有名32歲的女作業員從去年底就開始出現咳嗽症狀,原本以為只是一般小感冒,也沒多加留意。沒想到過了3個月症狀都未見改善,女作業員到醫院接受胸部X光檢查,竟發現她的右下肺葉有一小片扁平塌陷及浸潤情況;痰液經化驗後,發現密密麻麻的肺結核菌,這才知道該女罹患的是罕見的「右下肺葉」開放性肺結核。
許人文表示,大多數肺結核患者的病灶出現在上肺葉,下肺葉肺結核患者多半為40歲以下的女性,因下肺葉情況較少,所以常被忽略。因剛開始感染肺結核的症狀不太明顯,部分患者只是潛伏性感染,一部分才會出現咳嗽、發燒或胸痛等症狀,因此容易出現隱形傳播鏈。
許人文表示,因為肺結核有非立即傳染、不易診斷的特性,通常需先排除肺炎、肺膿瘍或肺癌等病症後才能確認。這名女作業員經過藥物治療後,目前已改善咳嗽症狀,傳染性也降低,預計治療6至9個月就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