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微米的危機!氣溶膠傳播「更遠更廣」 醫師:避免群聚環境 記者 藍于洺 / 攝影 陳儒桓 報導

2022年04月28日疫情新聞

新冠肺炎傳播途徑,有飛沫跟接觸幾種傳染,但其中傳播力最強的,當屬氣溶膠傳播。它是透過小於五微米的顆粒傳播,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更長更久,也因此增加強傳播風險。專家建議人多的地方二氧化碳濃度高,微小顆粒也多,避免群聚環境,是最好的方法。

圖/TVBS 五微米的危機!氣溶膠傳播「更遠更廣」 醫師:避免群聚環境圖/TVBS

 

 

記者藍于洺:「疫情當下大家都關心新冠肺炎的傳染途徑,除了接觸傳染跟飛沫傳染之外,氣溶膠傳染也是一個相當受到重視的關鍵。透過小於五微米的顆粒,這樣的傳染力,可以拉得更遠更廣。」

氣溶膠傳播更遠更廣,讓病毒在空氣中存活時間更久,傳播距離也拉長。去年春節在廣州發生的餐廳群聚感染,三家人彼此沒有近距離接觸,但卻接連確診,推測跟氣溶膠傳播有關。

長庚醫院腎臟科系主治醫師顏宗海:「所謂氣溶膠傳播,它也算是空氣傳染的一種,它大部分都發生在特定的環境之中,例如說你很擁擠的餐廳通風不好,或擁擠的會議室還有電梯。」

新冠肺炎三種途徑傳播,第一種飛沫傳染;第二種為接觸傳染;第三種則是氣溶膠傳染。透過小於五微米的顆粒物質當媒介,能在空氣中傳播更遠、存留更久,更有可能透過中央空調系統擴散,任何吸入這些氣溶膠的人都可能遭到感染。

長庚醫院腎臟科系主治醫師顏宗海:「當一個病人他有新冠肺炎確診,他吐出來一些顆粒是小於五微米,很小,它可能會在我們空氣中停留好幾個小時,你就沒辦法說靠保持社交距離(因應)。」

圖/TVBS 五微米的危機!氣溶膠傳播「更遠更廣」 醫師:避免群聚環境圖/TVBS

澳洲物理學家表示,人類呼出來的,是濕熱而洶湧的一坨空氣,在1.5公尺的高度呼出的5微米飛沫,可以輕鬆跟著那口氣飛到幾公尺外才落下,並非只有醫療場域會出現呼吸粒子,人在呼吸、講話、打噴嚏或唱歌的時候,會持續吐出各種大小的口沫跟氣溶膠,危機隨之而來,更突顯口罩重要性。

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並不是咳嗽而已,其實我們正常呼吸也有一百顆飛沫,慢慢從你的鼻嘴裡面慢慢噴出來,平常說話的時候平均有三百顆飛沫出來,飛沫裡面本身就有如果是,你剛好本身是新冠肺炎確診者,你就還有一些病毒存在。」

透過化學老師的手,做實驗來了解氣溶膠原理,透過器材加溫,畫面上所看到的煙霧,其實就是微小顆粒組成,也就是氣溶膠的一種。物理老師表示戴口罩是最大防禦方式,能放慢粒子傳播的速度並篩掉部分粒子。但是如果要確保辦公室、學校、醫院等室內場所的安全,通風系統很關鍵。

化學老師張丕白:「十微米甚至於說小於五微米以下小顆粒,它可能是液體的,或是固體的都有可能,它在空氣中可能會漂浮個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都有可能,那它範圍漂浮的話,可能長達十幾公尺也有可能。」

 

五微米的危機!氣溶膠傳播「更遠更廣」 醫師:避免群聚環境│新冠肺炎│確診│群聚感染│隔離│新冠病毒│TVBS新聞網

相關新聞

清冠一號不只治新冠 對流感、肺炎黴漿菌也有效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揮重要功效的「台灣清冠一號」,緊急使用授權(EUA)將於明(2024)年6月到期,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今(11/30)日透露,目前已有一家藥廠完成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在明年EUA到期後,至少會有一間藥廠取得正式藥證。 中醫師公會30日召開「清冠一號對類流感疾病應用」記者會,會中以清冠一號在科學研究下的實證,證實除了對新冠之外,對於目前中國流行中的7種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鼻病毒、肺炎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都有顯著的效果。...

黴漿菌襲台 小兒科湧病患 國中師狂咳四月續低燒中標

大陸黴漿菌疫情攀升,台灣也不可輕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大陸黴漿菌呼吸道疫情急速攀升!時序進入冬季,不少病毒接續而來,包括:新冠、流感與黴漿菌等呼吸道病原。其中大陸近期染上黴漿菌呼吸道病例持續飆升,台灣不得不嚴陣以待,小兒科醫師證實近期院內收治了不少黴漿菌病患,不僅狂咳還等到後續才快篩出此病症。另疾管署前天(26日)呼籲診所醫院應實施「TOCC」機制,同時更提升了機場篩檢機制,呼籲民眾應主動通報病情、切勿隱瞞。 小兒科醫師證實近期黴漿菌患者有增多趨勢。(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內地流感疫情升溫 青壯年群組以新冠等呼吸道病原為主

【on.cc東網專訊】中港恢復通關後,港人北上消費成為常態。不過,國家衞生健康委周日(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說明內地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監測顯示近期以流感為主,另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分析認為近期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續上升與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有關。會上指出,不同年齡層流行的主要病原體亦有所不同。...

流感流行期 醫點名3種人容易感冒 一年病7、8次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疾管署最新預測,新冠疫情高峰將延遲至明年1月,另流感也持續在流行期,家醫科醫師指出,一般人一年感冒約3、4次,有些免疫功能較差者則多達7、8次,並點名「3種人」為易感冒體質。 一般人一年感冒約3、4次,有些免疫功能較差者則多達7、8次,點名「3種人」為易感冒體質。(圖/pexels)...

關於我們

台云環科有限公司

電話:+886-4-22257222
總部:台灣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28號2樓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