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示警「X疾病」恐大爆發,致死率是新冠20倍!羅一鈞點名3大危險病毒

2024/02/20疫情新聞

流行疫情還未停歇,可能還有其他流行疾病已再蠢蠢欲動。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明確表示「X疾病」是最大隱憂,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對此也點名「流感、新的冠狀病毒、伊波拉及其他出血熱病毒」等3大危險病毒,需要小心防範!

世衛示警X疾病恐大爆發!致死率恐是新冠的20倍

世界衛生組織(WHO)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Ghebreyesus)日前表示,新的病原體或大規模流行病爆發「只是時間問題,而非是否會發生的問題」。而他也明確點出「X疾病」(DISEASE X)是最大隱憂。

譚德塞表示,早在2018年,WHO就已警告過可能會爆發新的流行病,然而全球都未對「X疾病」做準備。即使到了現在,一旦明天X疾病就來臨,全世界仍可能如同新冠疫情延燒時問題重重。各國科學家甚至分析,X疾病發生時,致死率可能是新冠疫情的20倍。

X疾病是什麼?具有那些特徵?

X疾病到底是什麼呢?它其實是由科學家們與WHO訂下的概念,指「未來可能出現並導致嚴重國際性疾病或大流行病的未知病原體」。如今的新冠病毒在疫情還未發生時,對過往的人們來說,即是X疾病之一。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資料,訂立X疾病概念的目的,是為了鼓勵民眾積極思考可能導致大流行的病原體,透過主動研究、思考如何傳播、影響人體、免疫反應等面相,讓人可以提前開始為這些疾病做好準備。由於並非每種病原體都能引起大流行,因此普遍來說,科學家認為X疾病可能會具有下述特徵:

  • 很可能由呼吸傳播:讓病原體能更有效地感染。包括:大笑、咳嗽、打噴嚏都有可能讓病毒擴散,如新冠病毒。
  • 很可能是病毒,而非細菌或真菌:很可能會從動物物種傳染給人類;或者它可能是由一種人類病原體,變異發展出新特徵、改變其基因,使其更有利於造成大流行。

 

X疾病來勢洶洶?羅一鈞點名3大危險病毒:流感、新的冠狀病毒、伊波拉病毒

台灣並未WHO會員國,面對未來恐發生的X疾病危機,該如何及時掌握新資訊?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對此表示,台灣會透過與一些理念相近的國家、友好國家雙邊或多邊合作,設法取得相關資訊,注意有沒有會員國才能得知的訊息。

此外,也會透過其他多元管道偵測國際疫情及相關資訊,且從近年狀況看來,公開平台能提供的資訊已經很充分。比方說,WHO會直接將重要病毒基因序列、抗原性分析等資料直接公開,並會有重量級科學家再社群媒體公布掌握資訊。

羅一鈞也進一步針對X病毒議題點名3大病毒,表示以曾經大流行過的病毒來看,「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是最優先需要擔心的病毒;此外,「伊波拉及其他出血熱病毒」也都需要小心防範。

除了耳熟能詳的流感、新型冠狀病毒外,伊波拉等其他出血性疾病也是相當嚴重、且容易傳播的重症。以伊波拉病毒為例,感染後致死率在25~90%之間,平均致死率為50%。除了發燒、肌肉痛、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等症狀外,重症者更恐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

流感季勤洗手、戴口罩!6大措施預防感染

在流感等病毒廣泛傳播的季節,更是千萬不能忽視自我保健。綜合衛福部與《高醫醫訊》資料,民眾可透過以下方是預防病毒侵入人體、提升免疫力:

  • 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接觸傳染。
  • 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 生病時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如有外出,記得戴口罩,並於咳嗽或打噴嚏時,以手帕或衣袖捂住口鼻。
  • 均衡飲食:主食最好吃全穀類,搭配奶類、瘦肉、魚或豆製品攝取修補身體所需蛋白質;增加蔬菜、水果攝取量。
  • 規律運動:每週至少5天,每次至少3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等);或每週至少3天,每次至少20分鐘的激烈有氧運動(如跑步、爬山、快速騎單車、游泳等)。
  • 充足睡眠:每天睡足7~8小時。睡眠是身體器官休息、修復的時間,休息越充分,身體抵抗感染能力就越強。

如何預防伊波拉病毒感染呢?臺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則曾撰文指出,伊波拉病毒可能存在於非洲動物宿主(如蝙蝠、猴子等)。此外,它主要透過「接觸感染」,包括破損皮膚或黏膜,或直接接觸到感染者血液、分泌物、體液(嘔吐物、尿液、糞便、精液等),間接接觸到被感染者體液屋環境而感染。

疾管署曾於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疫情蔓延時發文提醒,若民眾必須前往當地,應避免接觸或食用野生動物;不要至當地醫院探視或接觸病人;且應留意個人衛生,落實勤洗手、咳嗽戴口罩等個人防護。回台後若出現不適症狀而自行就醫,則應告知醫師旅遊接觸史,供醫師判斷。

謝思民醫師說明,由於西非醫療資源相對台灣匱乏,伊波拉疫情發生在台灣的致死率是否還會那麼高目前答案仍未知,但以台灣豐富的醫療資院與健全公衛體系,只要提早警覺,相信能將致死率降至最低。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年後一堆「天選之人」確診新冠!醫揭5病徵:不適症狀長達2周以上
歡迎加入[病不毒 空氣濾網]粉絲團

疫情 5+n,疫情 親子關係,冷氣濾網 空氣濾網,疫情 台灣,空氣濾網 品牌,空氣濾網 推薦,口罩 2024,口罩3D

相關新聞

炎夏抗疫,輕鬆給力

立即加入官方LINE@參加濾網免費送活動    活動日期:8/1~9/30,可獲得1盒空氣濾網價值599元,3000盒送完為止 本公司保有活動最終解釋之權利   家庭時光: 炎熱的酷夏來臨,一家人待在客廳裡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病不毒默默地工作著,過濾著空氣中的細菌和灰塵,並散發出淡淡的清新氣息,讓每個呼吸都變得更加安心。 書臥守護: 書房臥房裡還有一位靜靜的魔法師—亮白色方形的空氣濾網。悠閒的午後,它都不知疲倦地吸納PM2.5與異味,為親人提供了一個隱形的防護罩,讓這個家瞬間享有純淨恬逸的呼吸環境。 幸福溫馨:...

抑菌抗病毒 一步到位

桃園市第二次再度曝發防疫旅館的群聚感染,陳時中部長研判可能是中央空調惹的禍,領有空氣品質証照的黃致傑指出,十之八九是病毒藏在通風管路中,旅館的工作人員全程戴口罩,也用酒精到處消毒了,但是却忽略了空氣的消毒;而市面上的空氣濾網都只有阻隔細菌的功能,連口罩都不能阻擋病毒,唯有「病不毒空氣濾網」,物理性的直接消毒殺菌,還得到了台灣第一家國際ISO18184的抗病毒濾網驗証確效。...

疫情新聞

上周類流感門急診仍破10萬人 死亡病例累積254例

圖為醫護人員為民眾施打流感疫苗 。(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原預估本周就要脫離流行的流感,卻還在流行!疾管署18日表示,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仍突破10萬人次,雖連續呈下降趨勢,但急診個案高居不下,還處流行期,尤其氣溫再度驟降,恐延長到三月底才會脫離流行,將評估是否持續擴大公費抗病毒藥物使用。 疾管署表示,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共10萬8156人次,新增45例重症,15例死亡個案,死亡個案中有14例未接種疫苗,新增及死亡個案均以感染A型H1N1為多。...

小心第二波流感 台大醫示警:4月防2病毒「手牽手」來襲

台大醫示警,小心4月第二波流感和新冠疫情同時升溫。圖為在醫院做新冠快篩的民眾。(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今年流感疫情仍處流行期,與往年相比顯得異常。疾管署統計,上週類流感就診人次衝破18萬,創十年來新高,重症死亡病例也最多。台大醫示警,今年第一波流感仍在流行,依照往年經驗,不排除會有第二波流感;加上新冠病毒新變種株LP.8.1蠢蠢欲動,要小心4月時,第二波流感和新冠疫情同時升溫。...

流感遲不降溫!黃立民示警有「第2波」延續到夏天:新冠變種恐一起來

▲黃立民認為本次流感遲不降溫,估還有第二波流行。(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流感疫情未歇。本次流感季有多位名人殞落,包含春節期間的大S徐熙媛,今再傳出高雄骨科名醫吳明峯近日在寒流來襲時猝逝。對此,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今(14)日表示,本次流感與往年大不相同,疫情罕見的持續到2月都沒斷過,估計會延續到夏天,恐還有第二波流行。...

流感估下週脫離流行期 增購疫苗幾乎打完

圖為民眾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1日電)疾管署今天表示,流感、腹瀉疫情皆持續下降,其中流感上週門急診就診約11.1萬人次,預估最快下週脫離流行期。先前增購的10萬劑流感疫苗,已幾乎接種完畢。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在例行疫報說明,流感疫情目前呈下降趨勢,其中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10.9%,低於流行閾值的11%,不過仍須再觀察1週,預估最快下週脫離流行期;腹瀉部分,上週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下降9%,不過個案數仍多,也仍為5年同期最高,須持續注意感染風險。...